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7月07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因失信促销砸口碑

  ■王  航

  7月2日,据媒体报道,四川德阳的杨先生购买可口可乐中了“再来一瓶”,但前往官方指定的线下店铺兑奖时却发现,包括罗森便利店在内的5家兑奖点都不接受兑换。商家要么表示不知道如何兑换,要么表示目前还没有兑换的商品。对此,可口可乐中国表示,关于消费者在兑换时遇到的问题,已在采取行动,并持续改进活动执行环节,加强与各线下兑换渠道的沟通。

  一瓶小小的可乐,却折腾得消费者反反复复跑了5家店铺,都难以兑换。不管是可口可乐官方兑换流程和操作设置有问题,还是下游经销商没能配合到位,难以兑换的“再来一瓶”,都无法让人看到商家营销活动的诚意和诚信。

  揭盖有奖是饮料企业夏日促销的主要手段之一。“再来一瓶”的营销策略既可以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好感度,增加用户黏性,又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市场占有率,可谓一举多得。然而不得不说的是,眼下不少企业的营销策略却逐步沦为了营销套路。

  拧开饮料看到“再来一瓶”后去兑换的惊喜与乐趣,估计很多消费者都印象深刻。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瓶盖上的“再来一瓶”却被二维码替代,本应简简单单的兑换却变成了消费者需要扫码关注后再查看获奖信息。就比如此次可口可乐“开盖扫码,再赢两瓶”的促销活动,就需要消费者扫码进入“可口可乐+”微信小程序,然后微信授权绑定账户,再参与抽奖。至于第二瓶,还需要分享链接给好友领取。

  操作步骤繁琐复杂,中奖之后却难以兑换。也别说消费者瞎折腾,既然白纸黑字注明了活动规则,哪怕是1毛钱,消费者都有拿到的权利,商家都有兑换的义务。开门做生意,最基本的应该做到以诚待人、以信服人。先是利用揭盖有奖的策略吸引消费者,又对兑换环节毫不在意,是变相给用户添堵。

  面对“再来一瓶”难兑换的情况,消费者也千万别抱着吃个哑巴亏的心理妥协了事。要知道,兑奖难不仅仅是道德失信,更涉嫌违反法律。因此,消费者不妨积极向消费者协会和工商管理部门投诉,用积极维权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消费者敢于维权、勇于维权,才能让失信商家寸步难行。

  对于企业而言,既然想要通过有奖营销赢取更大市场份额,就不妨在规则制定之初,就通盘考虑好后续的兑奖机制和兑奖渠道,用信守承诺赢得消费者。“再来一瓶”难兑换,看似赚取了蝇头小利,实际上却砸了企业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信誉和口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世 相 浅 见
别因失信促销砸口碑
别被“过来人”的说教遮了眼
植根文化沃土 绽放创新活力
用法律封堵风险点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别因失信促销砸口碑 2021-07-07 2 2021年07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