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谭浩泉
本报讯 就在上个月,已78岁的江芳友老先生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用4毫米左右的微楷体书法抄写了三遍1.2万余字的《中共党史赋》,参加市党史研究室等单位的展览,表达了一位有着52年党龄老党员的心声。
江芳友笔名叫紫泉,1943年出生,湖南东安县人。曾任解放军团政委、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湖南省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研究员、衡阳市老干部(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他与书画结缘40多年。曾经创作绘制12米高的毛泽东油画像。篆、隶、楷、行、草各体都通,尤以颜体行草和小楷、微书见长。已经出版《紫泉墨韵——江芳友书画作品集》。
退休后,江芳友觉得应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发挥余热作贡献。他把自己住所的车库改作工作室,每天在那里坚持书法创作且全部送给干部和社区居民,分文不收。针对老人,他抄写医药《三字经》《宽心谣》相送;针对妇女和儿童,他抄写育儿《三字经》《千字文》相送;针对学生,他抄写古典诗词、经典家训相送。近段时间又抄写了大量毛泽东诗词和习近平用典。十多年来,赠送出的书法作品达3000多万字,仅购买宣纸、笔、墨就花了3万多元。党的十九大召开,3.2万余字的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他坐在电视机前认真听一遍,购买单行本看一遍,花一个月时间抄一遍,在公共场所展示一遍,在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很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