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更多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老人家曾有个梦,高产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有扫把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自己在禾下乘凉。为了实现这样的梦,袁老将一生献给了百姓的“饭碗”。他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
如今,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在老人追梦的路上,也曾多次在衡阳留下深深的印记,创造了杂交水稻的奇迹。
2015年9月30日
湖南省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工程暨高档优质杂交稻新品种开发新闻发布会在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了隆晶优1号、盛泰优018号、桃优香占等五个高档优质稻米新品种,袁隆平院士在品尝了新品种稻米煮出的米饭后,亲自为湘米代言。
2019年9月17日
袁隆平院士应邀来到衡东县洣河桥村陶氏种植专业合作社试验田,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情况。据了解,第三代杂交水稻试验田在湖南只有20亩,衡东县洣河桥村五组就有12亩,实验田的种子由袁隆平院士亲手赠与,整片试验田承担着“第三代杂交水稻”的部分制种任务,在得知12亩试验田正处于对花时期,且花期比较相遇(近),袁隆平院士专程从长沙赶来查看。
2019年10月21日
第三代杂交水稻第一次测产结果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发布。测产专家组宣布,第三代杂交水稻衡南县基地10月21日实测实收结果:平均亩产1046.3公斤。专家组认为,第三代杂交晚稻新组合表现优势强,产量有重大突破。
2020年11月2日
在衡南县清竹村进行的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达到了亩产1530.76公斤,其中早稻619.06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晚稻品种“叁优一号”911.7公斤,超过了1500公斤的预期目标。这一次,袁隆平院士虽然没能来到现场,但通过视频与现场连线,他表示:心情激动,本次测产是非常重要的,意味着一亩地可以养活5个人。
除此之外,衡阳还有许多地方也留下了袁隆平院士的深深印记。为祁东黄花源风景区亲自题字“中国黄花菜之乡”;2008年,衡阳技师学院举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学术报告会,袁隆平院士为学校题词“办好技能教育 服务经济发展”;2021年3月,祁东县启航留守儿童合唱团受邀参加由中宣部主办、中央广播电视台承办的《锦绣小康——中国梦”系列歌曲音乐会》,孩子们演唱了由袁隆平作词的歌曲《我有一个梦》,向袁老的“禾下乘凉梦”致敬!
他一生奋斗,只为中国人吃饱吃好,他用自己的坚持和心血,深刻地诠释了何为崇高。袁老,一路走好!衡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您!
注:本报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彭斌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