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血透中心护士邓洋洋:~~~
2021年05月10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血透中心护士邓洋洋:
用爱坚守,护佑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邓洋洋
邓洋洋细心护理患者

  ■朱嘉林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血透中心是个神秘的地方,躺在病床上的患者身旁都摆放着统一的机器。病人的血液通过一根细长的血路管输入透析器中,随着机器的转动,血液在透析器内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平衡。此过程每位患者始终有200多毫升血液以稳定的速度在体外循环。

  这些患者由于肾功能衰竭,需要长期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内瘘便是他们的生命线,血透中心的医护人员便成了他们生命的守护者。邓洋洋就是这些守护者之一。

  邓洋洋曾先后在肿瘤内科、呼吸内科、肾内科、血透中心工作过。从事护理工作12年来,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一心为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守护着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命的希望。

  1.时刻警惕,密切关注患者病情

  “可能在大多数人眼中,来做透析的都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血透中心就是用机器为患者治疗这么简单,但其实这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十足的爱心、耐心,才能做好护理工作。”邓洋洋自2012年便来到了血透中心, 对这里的工作深有体会。

  邓洋洋介绍,透析过程中,血液从患者体内缓慢引出,经过透析机进行脱水、净化,然后回输至患者体内,整个过程要4个小时。在此期间,护士几乎一刻都不能离开。因为透析治疗中每个患者始终有200多毫升血液在体外循环,每一个小小的差池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一旦出现脱针等情况,就会造成患者血液流失,危及生命。

  此外,这个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肌肉痉挛等情况,因此护士要全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血流量、静脉压的变化,透析液的温度、流量、浓度、破膜、凝血等。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危急情况,如空气栓塞、溶血、心脏骤停等,时刻观察病情并能做好应急处理,有时连上厕所都是一路小跑。“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谨细致,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可以说,只要患者的血一分钟没有回到体内,我们的心就一分钟不能放下。”邓洋洋如是说。

  “血透中心的护理工作不像在其他科室的那么琐碎,但专业性很强。”邓洋洋说,血透中心的护士除了需要懂得常规的护理知识,还要掌握血透专科知识、应急处理等。初到血透中心时,邓洋洋跟着有经验的护士一步步学习,熟悉上下机操作,了解血透的整个护理过程,弄懂血透过程中各种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掌握内瘘穿刺技术等。

  检查机器、开机、安装管路预冲,为患者穿刺、引血上机,透析开始……现在她不仅可以熟练地完成各种操作、精准进行穿刺,而且在血透中心机器出现小故障时,也可以及时解决问题,为患者接受治疗争取时间。

  2.点滴关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慢性肾衰竭患者每周要透析两到三次,不透析或不能规律透析,就会造成患者体内水和毒素潴留,引起全身系统器官病变,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这些平常而又特殊的患者每周都会在固定时间来到血透中心。

  在邓洋洋看来,自己与患者之间已经不单纯是医患关系,更像是相处了很久的朋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4个小时的血透时间,邓洋洋将患者视为亲人一般精心照顾、嘘寒问暖。患者都喜欢亲切地呼唤她“洋洋”。

  “血透患者是一群特殊的患者,他们常常在生死边缘徘徊。”邓洋洋感叹地说,透析患者需要更多的关爱与关心,护士的职责不仅是护理,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健康宣教。对一些行动不便又没有家属陪同的尿毒症患者,她便主动承担起家属的责任:送饭、搀扶、如厕等。透析结束后,帮忙叫来出租车,从位于3楼的血透中心把患者送到车上,为患者打点好一切。

  有一天,一位爷爷在透析中突然出现低血压反应,神志不清。邓洋洋马上跑过去,见患者呕吐物喷涌而出,她来不及考虑,便伸手接住了患者一大把食物残渣,随手擦了一下便继续为患者急救。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她马上将患者衣服和被褥上的呕吐物清理干净,再去清理自己身上的污秽。爷爷的老伴赶到医院后,满怀感激地对她说:“这么脏臭的事情都让你帮忙,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一次深夜,邓洋洋为一位急救患者做血透,患者由年迈的父母陪着,看着患者的父母,她不由便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一股关爱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于是,她在为患者做完血透护理后,还主动帮患者取药、化验、检查等,楼上楼下不知道跑了多少趟,而她一点怨言也没有,面对患者父母的感激,她轻轻地摇摇手说道:“没事,举手之劳而已!”

  3.甘于奉献,全力守护生命健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许多单位、企业停工停产,但有一个地方却不能停止转动,那就是血透中心,这里全年持续运转,疫情期间病员量不减反增。在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血透中心,固定有240多位患者需要血透,同时还有一些外地赶回来过春节的尿毒症患者因疫情不能及时返回当地透析,也需要来到该院进行临时透析治疗。

  去年3月11日,衡南县花桥镇一位患者胡某某来到该科透析,接诊室测体温为37.8℃,有咳嗽、全家感冒情况,因此,被列为疑似病例,便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行晚班透析。当时邓洋洋已经连续工作长达16个小时,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接到电话后她立刻返回科室,穿上不透气的防护服,戴上密闭的口罩、护目镜,一直守护在患者的床旁,密切观察,看到患者转危为安,她很欣慰地说道:“只要患者没事,再苦再累都值得!”

  邓洋洋说,血透中心的工作一年365天没有固定节假日,就连春节也要根据工作安排坚守岗位,如果轮休,手机也要保持24小时开机。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到岗,就要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投入救治工作。邓洋洋8岁的儿子说:“最怕妈妈电话响,每次晚上睡觉时,无论多晚,只要妈妈电话响起来她都要立马返回医院。”

  邓洋洋从未因个人原因请过假,因血透中心工作的特殊性,她每天坚持提前一小时上班,有时早班更是凌晨6时就赶到医院为患者做好透析前准备。每到饭点,她都要等到患者做完血透才去吃饭,不规律的饮食,她也落下了胃痛的老毛病,但她却这样说:“选择了护理工作,就注定是选择奉献!”

  因血透工作专业性强,与临床护理工作存在很大的差异,邓洋洋经常翻阅血透方面的护理技术资料和书籍,并从中总结经验,苦练扎实技术,练就了过硬的本领与专项技能。开展的“扣眼穿刺术”在湖南排名前列,参与护理科研《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工作。

  同时,作为衡阳市血液净化护理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邓洋洋还要做好专委会与各医疗单位血透中心的联络工作,搭建网络学术平台及日常维护,协助组织召开学术交流会,收集资料并做好宣传报道等,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为此,她得到了领导及同仁们的高度认可,该专委会在2020年被评为“衡阳市优秀专业委员会”。

  邓洋洋善于思考,为了提高健康宣教的效果,她把血透相关的科普知识制作成微视频,推送到患者的手机上,或者每天在家属等候区连续播放,让患者和家属一起参与到疾病管理中,大大提高了患者依从性,该视频还在医院组织健康宣教微视频中获得了三等奖。

  邓洋洋说,她将继续加强学习,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用满腔真情感动每一位患者,做一个敬业、无私、优秀的护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用爱坚守,护佑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用爱坚守,护佑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2021-05-10 2 2021年05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