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4月27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样的“大学”为什么能存在?
新闻漫话

  ➡

  ■冯文雅

  自称国家部委批准成立的高端教育学府,在全国设立70家分支机构……这样一家看似“高大上”的“大学”,竟然是一家没有在任何部门登记的“野鸡大学”。近日,非法社会组织“中国国学院大学”被取缔,引发广泛关注。

  不少人看到新闻诧异不已:这样的“大学”为什么能招摇撞骗这么久?

  精心的“包装”是骗子的“伪装”。善于“包装”、精于“作秀”,是“中国国学院大学”的一个特点。从这所“大学”的来龙去脉、活动轨迹来看,无论是具有迷惑性的冠名,还是拉大旗作虎皮的运行方式等,五花八门的“包装”“作秀”都增加了人们甄别的难度。

  但是再光鲜亮丽的外表都掩盖不住骗子的本质,再高明的骗术也会露出马脚。只要仔细对相关信息进行核对审查,其实不难发现这所“大学”的各种猫腻。骗局能屡屡得逞,暴露了监管漏洞。可见,防范“野鸡大学”,既要治骗子也要强监管。

  另外,骗子能一再行骗成功,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抓住了部分人的贪欲心。一些人就是抱着侥幸心理,相信“花钱可以买文凭买学历”的潜规则,结果入了虚假宣传的圈套被坑骗;还有一些人是“明知故犯”,明知证书是假,但因为报考、升职、考核、入户等利益驱使,甘愿“花钱买假”,这些都为“野鸡大学”的生存提供了土壤。可见,要避免落入圈套,除了提高人们的反诈骗意识,也要克服人们内心深处的“贪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根治“不要脸”背后的“冷漠病”
世 相 浅 见
这样的“大学”为什么能存在?
让更多能人舒心返乡创业
迎接旅游热先要有“冷思维”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这样的“大学”为什么能存在? 2021-04-27 2 2021年04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