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复苏,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各类旅游产品预订火爆。预售首日,12306发售的5月1日车票超过315万张,是2019年同期的3倍以上。不少网友感叹:“刚刚刷出售票页面,火车票已经秒没”“加价购票也没成功,抢票软件竟然失灵”。对此,专家提醒:中国铁路官方售票系统12306最可靠!
点评:事实上,消费者使用抢票软件主要看重其抢票的成功率,为此还要额外支付成本,并冒着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当抢票软件出现失灵,加价购票也没成功,就意味着,这些抢票软件已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进而言之,抢票软件被消费者彻底放弃的可能性已在增加。这或许是抢票软件逐步被淘汰的开始,客观上也为12306提升运行力、公信力提供了新的契机。换言之,抢票软件作为一种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无论是短暂失灵还是长期不灵,对消费者来说并不十分重要。
2.近日,终于有地方政府对滥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全面整治。据报道,浙江宁波市场监管局通报,通过房地产领域人脸识别专项执法行动,宁波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已对非法摄取消费者人脸信息行为立案16件,并对其中3件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分别处以罚款25万元,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点评:人脸识别技术本身是无罪的,关键要看如何使用。它可以广泛应用在现实中的很多场景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比如,购物时刷脸支付、进小区时刷脸开门等。但如果像那些售楼处那样,为了私利而不惜违规抓取人脸信息,就是人脸识别技术的滥用,不为法治社会所容忍。这样的行为是在挑战法治的底线、文明的底线。此次专项行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对滥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整治结束,而是一个开始。除了专项整治,日常监管也不能放松。只有监管范围全面,处罚果断有力,这类侵犯隐私权的现象才能真正得到遏制。
3.无证上岗、不戴口罩、卫生堪忧……4月20日,有媒体推出“暗访外卖厨房”重磅调查报道,揭露外卖厨房背后的食品安全漏洞和平台监管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当天下午,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约谈美团、饿了么两大外卖平台负责人,并即日起部署开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点评:外卖行业的背后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包含了外卖从业者、外卖骑手、互联网平台、监管部门、消费者等多个行为主体及其互动。我们所看到的外卖行业乱象,可以说是这个复杂生态中“长”出的“果”,并非几个人的问题。斩草还需除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家,打击一家,终归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治理外卖行业乱象,不能仅仅是“运动式”整治,更为重要的是要理顺从业者、互联网平台、市场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明晰和压实各主体之间的责任,在各参与主体之间形成“合力”,从“根”上堵上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