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仪亮
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和政策利好影响,刚过去的第一季度我国旅游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复苏向上的基本面进一步稳固。进入二季度迎来传统出游旺季,居民出游意愿也在不断升温。距五一假期不足十天,网上有关旅游的搜索量成倍增长、网红民宿客房提前售罄,假期旅游市场呈现乐观预期。
行业复苏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疫情对旅游经济的冲击还远未消除。以清明假期为例,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2亿人次,恢复至疫前同期(2019年)的94.5%;而国内旅游收入271.68亿元,仅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6.7%,活跃假日旅游经济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首先,对于游客而言,要理性、合理安排旅游出行计划,不能无视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肆虐的大环境,不能麻痹大意,放松疫情防控的弦。
其次,在当前治疗水平和轨迹溯源技术下,各地防控政策应充分体现包容性。在保证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清理减少各种繁琐的、不必要的手续和要求。即便是必要的检测程序,也尽可能做到简便,让游客能够尽量方便,轻松度假。这需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思考。
再次,要重视旅游市场秩序监管,特别是不合理低价旅游向农村地区的渗透。近年来,旅游市场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不可忽视部分违规经营“不得已”由城市向小城镇和乡村转移。这种违规的低价旅游,往往难以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应重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