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点评 刘 亮
1.还有不到十天,大家将迎来20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有媒体发现,工作满一年的小伙伴,若在五一小长假灵活“拼假”,可拥有11天的超长假期;此外,若选择在假期加班5天,获得的加班工资相当于平时工作11天!
点评:但凡涉及节假日的话题总会引人关注,休假不够和休假质量不高,使得人们对假日有着异乎寻常的渴望。诚然,将法定假日与带薪年假衔接,合并休假,由短变长,更符合充分休假的愿望,这也是“休假最大化”的一种“算法”,但未必具有普适性。对于相关“拼假攻略”,一方面,劳动者应保持理性,避免“从众”,处理好工作与休假的关系;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增强权益保障的意识,结合自身实际与职工协商,谋求更灵活、合理的休假制度和安排,实现职工休假与企业生产经营两不误。
2.前几天,快递行业有两件事备受热议。第一件事是顺丰首现亏损,自曝一季度预计亏损9亿元至11亿元,股价甚至一度跌停;第二件事源自义乌邮政管理局下发给百世快递、极兔速递的警示函,要求其不得用远低于成本价格的方式进行倾销。因“低价倾销”,且整改未达要求,百世快递、极兔速递部分分拨中心已停业整顿。
点评:面对客单价不断下滑的压力,快递企业要谋求自身及行业的长远发展,必须主动出击,练好内功。一方面,要在越降越低的快递费和优质的服务质量之间找好平衡,从价格竞争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不断加强自身成本管控,让价格回归理性;另一方面,快递企业要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末端网点布局,更好惠及亿万群众。此外,快递企业要加大对快递员的激励措施,对快递企业来说,更多的五星快递员意味着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
3.《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将迎来一周年。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得如火如荼,成效有目共睹。但是,根据12345热线近期接到的市民投诉,一些小区仍存在问题和不足。比如,有的小区垃圾堆积成山,清运不及时;有的小区缺乏值桶人员,垃圾混扔混投仍然普遍;有的小区崭新又漂亮的回收箱使用效率不高;还有一些居民至今没有树立分类意识。
点评:对违反垃圾分类制度者不实施惩罚,不仅对那些实施垃圾分类者不公平,而且容易引发破窗效应,让那些习惯正在养成的人、对惩罚存有忌惮的人,再次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同时要梳理总结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的有效做法,有针对性采取鼓励、引导措施,加强宣传动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化推动全民参与,促进良好习惯养成。站在强制垃圾分类实施一周年的节点上,应总结盘点再出发,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这件“关键小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