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认了,杨振宁先生确实已经离世。”近日,拥有百万粉丝的微博博主“跑者子牛”发布了这一爆炸性消息。清华大学随即辟谣,称“杨先生当前身体健康”。目前该微博大V已就此事道歉,决定“自罚停博至少三个月”。
点评:博主未经核实就擅自发布杨先生离世的消息,从这件事件中,公众看到的是当事人的轻浮态度,为了博取流量不惜编造热点。针对如此的网络丑态,严惩才是平息沸腾民意的该有姿态。“跑者子牛”的所谓“自罚停博至少三个月”,之所以没有换来公众谅解,原因就在于此。试想,如果网络造谣可以不计成本、不付代价,仅仅自罚就能了事,还有谁真正把网络造谣当回事?事实上,网络造谣面临民事、行政、刑事等多重法律问责。要以法律为依据,各方主体不妨积极作为,把“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规矩立起来,对网络造谣者及时亮剑。
2.近日,浙江台州一名男子发视频称,自己带妻子去医院检查是否怀孕,却被医生开了“流产单”。该男子质问医生:我们来检查有没有怀孕,你给我开个流产的单子是什么意思?医生连连道歉,一边收拾桌子上的就诊卡和单据,一边打开电脑给该男子重新开单据,说因为电脑中的模板出错了。男子表示,如果当时没仔细看单子,后果不堪设想。
点评:“模板错误”威胁医疗安全,这种现象已受到医疗系统的广泛关注。事实上,病历管理制度已成为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模板错误”等新型风险,理应有更可靠的防范举措。对纸质病历和处方,医疗系统已有一套完整的防错纠错机制。但旧的机制未必适应电子化时代的新形势。构建智能审核体系、规范模板的使用规则、要求关键信息必须清零重写、对复制粘贴等操作强化约束、建立适应电子时代的查对制度等,这些与时代相适应的做法都应该提上议事日程,确保诊疗信息化只带来便捷,不构成安全威胁。
3.最近几年,医美整形正在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女性被医疗美容所吸引,不少男性也逐渐加入到这一波“变美”大潮中。面对纷繁复杂、日新月异的审美流行,有人冷静旁观,觉得这只是人们为了满足虚荣心和追求面子;更多人则选择热情追随,迫不及待地参与其中,使医美整形变成了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个必需品。
点评:时尚的本质就是“模仿—同化—形成阶层”这样不断循环的过程,时尚并不是简单的物质需求,而是由社会塑造的。社会风潮的更迭虽然短暂快速,但是时尚本身是永不改变的,它会一直存在并深深影响人类的社会和生活。事实上,医美整形之“美”作为一个社会的产物,本身是无辜的。时尚是一面镜子,折射了当下的光怪陆离、善恶交织和社会的螺旋式发展。希望每个人都不掉入一些由美而起却又因为人心而变的陷阱和套路中,植根于内心的修养,保有内心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