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面十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带你走进秋收起义会师地文家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生态环境部:~~~
~~~——我国推进生态扶贫成效综述
2021年01月29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下绿色的希望
——我国推进生态扶贫成效综述

  进入冬季,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气温骤降。但护猴员余小德还是和往常一样,准时扛着给滇金丝猴准备的食物,徒步到投喂点。

  口哨声响起,隐藏在林间的猴子们拽着树枝,纷纷下树,蹦跶着来到余小德身边,敏捷地接住余小德投喂的松萝。

  今年64岁的余小德是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响古箐村民小组的村民,村庄附近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的重要分布区域。因为生态扶贫,他成了护林员、护猴员。

  据云南省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赖建东介绍,20世纪80年代前后,打猎和伐木等行为对滇金丝猴栖息地造成了破坏,猴子的生存面临极大挑战。

  为了拯救濒危的滇金丝猴,国家建立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探索“社区共管”的保护模式,将保护与周边居民的生存发展相结合,而选聘生态护林员就是其中的重要措施。

  放下猎枪和斧头,一批村民成了护林员兼护猴员。“我们巡山护林,让这里的生态越来越好。”余小德笑着告诉记者,猴子和人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不仅如此,自己护猴每月都有收入,还能帮着家人种地,去年四口之家的收入在5万元左右。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时期,全国林草部门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110.2万名生态护林员,带动3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新增林草资源管护面积近9亿亩。

  同时,全国林业产业克服不利的国内外市场影响,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形成了经济林、木竹材加工、生态旅游三个年产值超过万亿元的支柱产业,林下经济作物面积近6亿亩。

  在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干海子村,干海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庄锤兵正在地里管护石榴树。

  “石榴树成了我们的致富树。”庄锤兵说,合作社流转了300亩土地,平均每年租金为900元,而每年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超过550万元。

  “我们种植石榴的历史有300多年,但此前品种单一、品质不好,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外出务工。”娜姑镇副镇长朱俊介绍,2014年以来,他们在科技人员的支持下,引进了软籽石榴,并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陡坡地治理等工程,助力石榴产业发展,带动了1408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以前种红薯、玉米基本没收入,村干部让发展石榴产业,才让家里脱贫。”51岁的徐国奇是娜姑镇牛泥塘村的脱贫户,去年仅石榴收入就在2万元左右,自己和妻子还在村里的石榴合作社务工,俩人每年务工收入超过3万元。

  据介绍,全国林草部门已全面完成生态扶贫目标任务,助力2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对口帮扶的滇桂黔片区和4个定点县全部如期脱贫。

  “发展林草产业是帮助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是巩固生态扶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国家林草局这位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国家林草部门将因地制宜发展油茶、竹子、花卉、中药材、牧草等优势产业,提升林草产品质量,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要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途径,培育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产品竞争力,还要保持生态护林员政策连续稳定,建立林长制、生态护林员一体化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生态护林员的综合管护功能作用。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从此,星火燎原
“清肺排毒汤” 不得使用单味中药 配方颗粒调配使用
坚决遏制 人工造景、“大树进城” 等生态形式主义
种下绿色的希望
衡阳晚报版面十一A11种下绿色的希望 2021-01-29 2 2021年0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