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8日通报,1月2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3例(上海7例,天津2例,山西1例,江苏1例,广东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41例(黑龙江28例,吉林9例,河北3例,陕西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96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735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6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94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确诊病例465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363例,无死亡病例。
A
在“减”和“防”上下功夫
28日,2021年春运大幕开启。与往年春运不同的是,“疫情防控”成为今年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地过年”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在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情况下,如何确保疫情不因春运扩散,同时加强运输组织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平稳有序出行?记者带你一起走进这个“不一样”的春运。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春耕表示,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春运客流将明显减少,全国春运期间将发送旅客11.52亿人次左右,日均2880多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六成多、比2020年下降两成多。预计春运开始后实际人数比预估数量可能还会进一步减少。
铁路方面,今年春运节前车票的预售量较往年同期下降近六成;民航方面,目前春运期间的机票预售量较低,订座率普遍低于30%。
“今年春运,一是提倡‘减’字,减少人员流动聚集,二是突出‘防’字,严格做好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吴春耕说。
虽然今年春运客运量总体下降,但春运期间人员集中流动与疫情防控任务交织叠加,春运组织保障工作难度加大。
B
畅通“最先和最后一公里”
春运首日,记者走进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调度指挥中心。这个中心是指挥长三角铁路春运的“神经中枢”,足足有10个篮球场大小。只见墙上硕大的液晶屏幕动态显示“追踪”行驶中的列车;在一排排弧形调度监视屏前,一名名调度员神情专注地忙着记录、拨打电话,借助智慧“大脑”和“天眼”,发出一条条指令。
据现场调度员介绍,高峰时段,高速列车追踪间隔仅为3分钟。上海虹桥、南京南、杭州东、合肥南、徐州东等高铁站,列车密集时段平均1分多钟就开出1列车。
春运是对交通运输部门的全面“体检”。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表示,为了保障好顺畅回家路,交通部门将优化运力调配,科学安排班次计划,加大重点区域运力投放,切实提高旅客集疏运能力。加大城乡、镇村客运运力投入力度,提升农村客运班线覆盖面。
“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企业要强化沟通协作,加强干线运输与城市交通衔接,切实减少人员聚集,有效解决旅客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各地交通运输部门、铁路车站、机场要建立全面对接机制,精准调配道路客运、城市交通运力,统筹做好综合运输服务衔接工作,及时疏运旅客。”刘小明说。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铁路部门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客流变化,加强大数据分析,实施“一日一图”,机动灵活、科学精准安排客运能力上线,满足出行需要。同时保持普速列车开行规模,坚持开好81对公益性慢火车,为群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保障。
保障顺畅返乡路,还要关注突发状况。回家路上如果出现突发疫情,引起交通管控、客流突变时该怎么办?
“各地将围绕运输组织、安全应急、防控措施、客流研判等,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切实加强应急运力、保障队伍和防疫物资储备,确保运力安全可靠、防疫物资正常运转。”刘小明说。
C
服务保障“不打折扣”
“自动售取票机升级了,自己在机器上就可轻松打印纸质报销凭证了。”在合肥南站自动售取票机前,来自六安市金安区的旅客王国荣发现,自动售取票机增加了新功能。
今年春运,无论出行、还是退票改签,便利化水平再提升。
在广西,铁路部门开启“刷手机”快捷乘车业务。春运前,南宁东、柳州、桂林等12个火车站启用“铁路e卡通”进出站功能。旅客通过12306手机客户端开通“铁路e卡通”业务后,无需提前购票,就能直接乘坐广西区内“D8”“D9”开头动车组列车。
在上海虹桥站,4台多功能智能保洁机器人首次亮相。它们采用全视角“眼睛”自动识别环境、主动分析并快速处置,同步完成“零接触”保洁、消毒。
吴春耕说,交通运输部在完善运输组织方案的同时,研究制定了疫情分类应对预案,进一步提升客运疫情防控标准,积极推进人脸识别、刷证核验、电子客票等“无接触”服务,减少人员聚集和交叉接触。
疫情常态化防控之下,今年春运期间小客车出行偏好将明显增加。北京首发集团京沈分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春运期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服务保障“不打折扣”,平均一辆车交费通行不超过10秒。
春节回家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情结,但是今年春节却有千千万万的人选择留下。为方便广大旅客退票、改签,铁路和民航部门想办法、出实招。
铁路部门将火车票预售期从30天调整为15天,开车前8天及以上退票免费。在统一12306网上和线下窗口车票预售期和退票改签规则的同时,延长线上退票和改签服务办理时间。对现金购票和已取报销凭证的旅客,可先在12306网站办理退票手续,180天内到全国铁路任一车站领取退票款项。车站自助售票设备新增退票功能,提供24小时服务。
民航局也发出通知,明确自1月27日0时起,已购买1月28日至3月8日机票的旅客,均可办理免费退票或至少一次改期。各航空公司也出台相应政策,方便旅客退票、改签。
今年春运,注定与以往不同。
如果你就要踏上归程,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果选择就地过年,谢谢不回家的你。
D
春运来了 湖南铁路织密疫情防控网
红外线测温仪、自助口罩机、免洗洗手液……28日,在湖南地区各大火车站,疫情防控设备设施随处可见,进出车站的旅客秩序井然。
据广铁集团介绍,目前湖南地区各火车站共配备柱式(红外)测温仪124台、设置扫码通道84个,确保测温率达100%。在京广高铁、沪昆高铁湖南境内18个高铁站以及长沙、衡阳、岳阳等客流较大的普速火车站的进站口安装了180台自助口罩机,帮助未戴口罩的旅客做好个人防护。
“每天晚上8点半到第二天凌晨4点,我们要对第二天准备出库的50多组动车组进行预防性消毒,并做好动车组空调通风系统检查,确保通风效果良好。”广州动车段长沙动车所党总支副书记宋澎介绍。
记者了解到,在运行中的列车上,铁路部门也加强了动态消毒和测温抽检工作。
“每趟列车开出后,我们的乘务员都会对车内旅客进行测温抽检,每4小时不少于一次对厕所、盥洗室、通过台、过道等重点公共区域,扶手、门把手、洗脸池水龙头、茶水炉按钮、隔离门开关等重点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同时,在列车上配备应急处理箱、测温专用包、消毒水等防疫物品,保护旅客旅途安全。”长沙客运段高铁动车一队党总支书记杨振宇介绍。
E
鼓励就地过年 多部门齐发政策“大礼包”
1月2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人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多部门相关负责人围绕鼓励就地过年,密集发放保供稳价、交通出行、货运物流、工资休假、文体休闲、关爱帮扶等一揽子政策“大礼包”。
其中,围绕春节期间保供稳价,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表示,春节期间,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形势变化,每周按照组织投放2万到3万吨中央储备肉的节奏,向市场增加供应。部署各地科学预判就地过年的需求规模,因势因时投放地方储备。指导督促大型流通企业把握今年春节消费市场的新变化,加强供需衔接、产销对接、货源调度。
朱小良还表示,将组织重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各类餐饮、住宿、商超等生活服务网点春节不打烊,适当延长营业时间,便利线下日常消费。指导电商平台、物流企业配送不断档,满足无接触、少接触的消费需求。举办全国网上年货节,联动线上线下开展年味浓郁、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下一步还会在统筹抓好生产供应、加强储备精准调节、畅通运输和配送网络、确保销售渠道正常、强化民生兜底保障五方面细化安排,保证人民群众春节期间基本生活需要得到较好满足。
围绕留岗留工问题,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实专项行动,通过送温暖留心、强政策留岗、稳生产留工、优服务留人等举措,推动务工人员就地过年有关怀、企业开工复工有保障、农民工节后务工有支持。其中,在送温暖留心上,将鼓励企业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在强政策留岗上,将鼓励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错峰放假或调休,切实保障好就地过年务工人员的工资、休假等合法权益。
在文体休闲方面,赵辰昕介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增加网络、电视、广播等文化体育节目供应,鼓励提供免费流量,网络视频App限时免费电影放映等线上服务,在做好疫情防控和限量、预约、错峰的前提下,要保障公共空间开放时间和旅游产品供给等。相关部门正在按这些要求做好充分、周密的准备工作,扎实地推进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此外,加强运输服务保障方面,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公路局局长汪洋表示,将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城市交通出行需求的分析和研判,实施监测客流变化的情况,指导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企业合理调整运力和运营时间,最大程度地满足就地过年群众的购物、休闲和娱乐等出行需求。
在关爱帮扶方面,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司长郭玉强表示,民政部连续下发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进一步做好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以及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都明确要求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这两类特殊困难群体有针对性地提供帮扶。
综合新华社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