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志
针对网友反映哈尔滨商业大学一名2017届毕业生冒名网络小说作者一事,哈尔滨商业大学微博12月28日晚发布《情况说明》称,该校已关注相关情况并开始进行调查了解。该生已于2017年考入辽宁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此事的起因是,微博网友@轻轻丫日前发文称,本科就读于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安某某,将@轻轻丫所写的一些网络小说冒充成自己的,并因此获奖受益,还得到了学校官网报道以及学报的专访。目前此事还在调查中,但从网友@轻轻丫 提供的信息看,作为堂堂大学生,冒名造假的安某某其行为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对高校来说,不仅是学术领域,在各个方面都应该建立起对造假零容忍的校园环境。像安某某这样盗用他人的创作经历,如果稍加核实,其实并不难以揭穿。
但学校在授予各类奖项和荣誉时,只是想到了她身上能够挖掘的励志经历,当作重要的宣传资料,而没有本着严谨考虑去核实,以至于给她的持续造假提供了空间。最终正能量的校园故事翻车了,对大学的声誉无疑也是不小的影响。
和那些让外界错愕的学术腐败相比,安某某的造假行为,性质的确可能要轻一些,但它同样是一次有力的警醒。象牙塔并没有想象中的纯粹,“拿来主义”不只体现为学术造假,还体现为包装伪造个人经历,对此高校理应加强审核把关,守住“真实”的底线。对哈尔滨商业大学来说,这次翻车显然是个重要的教训,而要减轻此事的负面形象影响,最重要的还是公开公正地调查清楚,给舆论一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