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10日,有家长举报河北张家口某幼儿园给孩子吃过期发臭肉馅,还在食物里添加止泻药,导致52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同时反映幼儿园存在乱收费问题。11日,当地教育局发布通报称,肉馅为厨余垃圾,药品包装袋系食堂职工自用,收费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
点评:当下,学生食堂问题屡屡被曝光,让人们愈发担忧学生食堂管理。学生食堂办得怎么样,往小处讲关系到孩子的健康;往大了说,孩子就是国家民族的未来。这就要求教育、卫生等行政系统有关部门,须臾不能放松监管。在全国更大范围推行“明厨亮灶”,让家委会参与食堂监督,提高食堂管理违规处罚力度等。笔者认为,虽说可行办法不少,但要尽快落实才行。
2.每年的体检是单位给予员工的福利,但在体检中也发现不少问题。日前,广西发布两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发展,缩短受检等候时间,更加重视健康信息隐私保护。
点评: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个人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商家也嗅到了“健康信息”的商业味道,想方设法获取他人的“健康信息”,甚至买卖个人“健康信息”。个人“健康信息”涉及个人隐私,无论是稀松平常的心脑血管疾病,还是相对更有隐私性质的肝炎等,都不应成为“商业信息”。因此,加大对“健康信息”隐私保护十分必要。不论是有意为之的“出卖”,还是无心之举的“泄露”,都应该引起重视。同时,要筑牢“健康信息”保护屏障,不让“健康信息”演变成“商业信息”,不让“健康信息”不健康。
3.近段时间,跳绳培训班在不少城市十分火爆,据报道“一对多”的大课要200元一节,“一对一”则可飙涨到2000元。
点评:虽然大家对泛滥的各色培训班早已见怪不怪,但“跳绳班”能如此之火、如此之贵还是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这一简单运动如今成了一项需要精修的专业技能,原因就在于,“1分钟跳绳”被列入小学体育测试。不知何时起,“考试-报班”成为一种教育逻辑。无论面对什么科目、项目,无数家长把“宝”压到培训班上,将之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捷径,恨不得今天报班明天就出成绩。人生并非百米冲刺,而是一场旅程,沿途的风景和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别把成功理解得太过狭隘,别总在教育焦虑里打滚。如此改变思路,不仅能省得老被“割韭菜”、交“智商税”,还可能收获别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