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伟德
最近,“内卷”这个词火了。“内卷”的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然而这个词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屡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网络讨论。如何破解“内卷”,成为每一个大学生需要完成的人生课题。
“内卷”是一种固化形态,或者说停滞不前的状态。最突出的表现在于,“我不停地努力,为何却很难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冲刺一番下来才发现,自己不但没有进步反倒可能退步了,付出的巨大努力没有获得一个理想化的排名。
大学生对“内卷”的不适应,既正常又不正常。说正常是因为,在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中,这种烦恼和焦虑是迈向成熟的必然阶段,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说不正常是因为,以往不少高校的学业环境相对宽松,对学生成绩的要求较低,大学生“划水”也能毕业,让成功变得极为容易。可以说,以往大学生“内卷”的环境尚未形成,竞争的压力也未能有效传导,现在则大不一样了。
不少大学生陷入“内卷”,对此感到焦虑,这与缺乏科学规划也有很大关系。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需要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式,从盲目的同质化和一体化竞争中走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走差异化、个性化的路子,弄明白“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不一样的我”。
大道至简,举重若轻。如何看待和应对“内卷”,就不会成为一道复杂的人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