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乡的山

  ■祝平军

  故乡的山不高,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故乡的山似乎与那些美丽的传说也不搭界。它没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巍峨气势,也没有“南岳独如飞”的灵动秀美。没有茂林修竹,没有奇花异草,甚至平凡质朴到连名字也没有,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前些时日,回了乡下一趟。故乡的山,在萧瑟的秋风里显得有一丝冷清与落寞。当我再次踏上了山上的那片土地,再也掩饰不住我内心的激动。

  故乡的山,是带给我欢声笑语的儿时乐园。

  小时候,我们都在故乡的山上玩耍过,追逐打闹,看日出日落。在农村,大人们总有干不完的农活,农村的家长对孩子抚养的方式也就显得相对“粗放”,基本属于“放养”。因此在学校放假的时候,邀上三两个同村好友往山上一钻,玩起来就是大半天。茶花盛开的时节,我们从路边的草丛里折一根不知名的野草,留下外面的空心管,再插到盛开的山茶花里轻轻一吸,花蜜瞬间甜到了心坎里。春风骤起时,山坡的草地上又成了我们放风筝的好地方。我们笑着,追逐着,奔跑着,就算摔了一跤也不觉得疼,爬起来继续你追我赶。到了盛夏时节,我们到山坳的水塘里捡螺蛳,抓野生的鲫鱼。当然,秋天在山上捕知了,冬天掏鸟窝这些事情也没少干。现在回想起来,童年的快乐时光很多都离不开故乡的那座山。

  故乡的山,是养育我们的沃土。

  几千年来,土地一直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故乡的山土质疏松,沙壤较多,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一些,乡亲们都愿意下力气,到不高的山上开出一块块地来,种上一些农副产品。有的种高粱大豆,有的种西瓜红薯,有的种油菜花生。到了收获的季节,山上的这些土地总是让人感到欣喜,人们收获满满。久而久之,故乡的山形成了一道道独特的梯田风景。前些年,为了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乡亲们又响应国家的号召退耕还林还草,在之前山上开出来的地里种上了果树,橘子、沙田柚、板栗应有尽有。父亲常说,只要人勤劳,土地总不会让人失望。故乡的那座山,就这样养育着一代代生活在那片土地的乡亲。

  故乡的山,装载着我年少青涩的记忆,孕育出我朴实无华的性格。

  因为在山上玩的时间比较多,故乡的山练就了我们的“野性”。在山上玩累了,席地而卧。饿了就到地里挖一个红薯,用红薯叶子擦干净,然后就塞进了嘴里。掏鸟窝从树上跌下来也不知道疼。草丛里遇上蛇的时候,找一根长长的竹竿,赶跑了就完事,哪里知道害怕?在故乡的山上,在“野性”的锻炼和摔打中,养成了我能吃苦、能自立、坚强勇敢的个性。无论我走到哪里,故乡的山就像系在我心间的一缕丝线,时刻牵绊着我,成为我生命里不可磨灭的印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故乡的山
拔花生
神 鸟(小小说)
晾 晒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故乡的山 2020-10-28 2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