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近,美育入中考的话题引发网友关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部分省市开始试点将音乐、美术正式纳入中考,利用中考指挥棒“倒逼”学生们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音乐、体育、美术,传统的“小三科”全部纳入中考,看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终于落实到实践层面了。
但不少家长同样有担忧,当前学生压力已经很大,再多考几门,考生应试负担是否加重?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本应以熏陶、审美为主,进入应试层面是否舍本逐末?当前,美育入中考尚处于试点阶段,理应对家长们的担忧有所考虑,有所回应,不断完善考试相关制度安排。一些家长建议,音乐、美术纳入中考,不能重复其他科目的老路,应降低门槛,避免浪费不必要的复习、补习时间。其次,在全面推广音乐、美术入中考前应重视农村地区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让农村学生及时补上美育这门课。此外,美育教育的规律并非“一考了之”,在设置考试制度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美育的兴趣和习惯。
——评论员 刘祎楠
2.手机已不再是“奢侈品”,据测算,许多消费者平均2年到3年就更换一部手机,手机更新迭代周期越来越短,催生了大量二手手机交易。据统计,从2014年至今,我国二手手机存量累计超过20亿部,平均每个用户至少淘汰两部手机。与此同时,二手手机正规渠道的回收率占比依然很低,仅为2%左右。
形成如此庞大的二手手机“存量”,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处理废旧手机里的个人信息,担心手机被回收之后造成个人隐私泄露,宁可让手机闲置在家。二是二手手机回收市场整体上还处于野蛮生长状态,缺乏消费者可信赖的交易平台,以及完善的交易规则。据报道,目前二手手机的定价权大多掌握在“黄牛”手中,在交易环节也存在诸多不透明现象。因此,下一步应建立健全二手手机交易规则和标准,有效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引导二手手机交易平台加强行业自律,使二手手机交易市场健康、规范发展。
——评论员 唐卫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