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姗
曾多次听人吐槽,当大家怀着愉悦心情外出旅游,或者旅途中疲劳了想好好休息时,车厢里却出现大声吵闹的“熊孩子”、视频公放噪音等,严重影响了乘车体验,令人头大。
所幸“静音车厢”要来了!记者从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获悉,今年年底前,京沪高铁将推出“静音车厢”及计次季票等新型票制产品系列服务新举措,同步实施灵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场化票价机制,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这真是个好消息!像我等常遭受车厢噪音之苦的人,闻之简直是喜大普奔,各种求扩散、求推广。理想中,有了“静音车厢”,那些喜静的乘客就多了一份选择,可以自在地享受旅途的惬意,或看书,或闭目养神,无人叨扰,不胜妙哉。甚至可以说,“静音车厢”的推出,也是针对高铁车厢噪音扰民的一次改善,是对广大乘客“还我安静权”的一种回应和保护。
当然,凡事不可妄想一步登天。笔者明白,“静音车厢”想要真正全线推广,还需要面临一些考验。其一,既然选择了“静音车厢”,就意味乘客都要遵守其规则。这就好比进入了图书馆,要保持安静“小学生都知道”,但并不排除有些人素质有待提高,在图书馆依然大声喧哗。不同的是,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请人出去”,可乘务人员难不成还有权将乘客赶下高铁么?毕竟,车票上还没来得及写明“喧哗者勿入”。其二,噪音的客观标准难以界定。讲话声音多大分贝算吵闹?打呼噜的人怎么办?突然来了电话会议需要中途换车厢吗?这些乍听像是无心之笑谈,但真要实行起来都是问题。很显然,只有尽快出台统一标准和规范,“静音车厢”才会成为更现实的期待。
尽管前路不见得全是康庄,但相信大家还是很感激第一个推出“静音车厢”服务的铁路公司。这样暖心的措施,给予了旅客更多的双向选择,能让更多的人实现“各取所需”。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吵闹的的乘车环境归根究底还是素质不高的体现。要想让高铁车厢真正成为“文明车厢”“静音车厢”,还需不断加强正能量的传播和宣传,让文明自律的意识根植于每个乘客心中,“文明乘坐高铁”“安静乘坐高铁”才能成为人之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