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庆富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1028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8.23%的大学生支持大学开设恋爱课。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处于恋爱状态的占28.89%,有恋爱经历、现在单身的37.55%,从未恋爱过的占28.99%,处于暗恋或追求他人状态的占4.57%。
俗话说“恋爱中的男女是傻瓜”,尤其是恋爱中的年轻男女,理性更容易被激情压制,可能做出不恰当的举动。因为恋爱会让一个人的荷尔蒙分泌增多,也就意味着其在理智方面具有迟钝性,在思考、处理问题时会具有极端性。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开设“恋爱课”,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引导是很有必要的。
爱情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在恋爱初期,恋爱双方都能尽享爱情甜蜜。但是随着爱情进入到更深阶段,新鲜感在锐减,双方矛盾和分歧却越来越大,这时候就会出现感情危机——很可能会朝着以下三个方向发展:冷战、分手、第三者插足,但朝任何一个方向发展,都可能发生暴力极端事件。大学生上过“恋爱课”,能够懂得如何更好地经营感情,或在感情无法挽回的情况下平静地接受分手的结果,尽快走出失恋的阴影。
需要强调的是,高校既然要开“恋爱课”,就要把这门课开好。我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心理咨询师不多,缺口很大,很多高校心理咨询室里的教师都不是科班毕业。高校开设“恋爱课”,首先要解决师资缺口问题。如果任课教师自己都对心理学、恋爱一知半解,仅凭“经验”对学生进行恋爱辅导,不仅难以收到良好效果,还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误导。
高校“恋爱课”要名副其实,“恋爱课”老师“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要定期邀请恋爱专家、心理专家给“恋爱课”老师上课,老师也应该从各种渠道丰富和充实自己,用更加专业的知识和谈话技巧为学生提供更好、更贴心的服务,让学生学到真知识,并且能够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