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北京某路段一司机疯狂别车并向后车泼咖啡。这段视频传出后,在网上引发热议与公愤。视频中,一辆黑色轿车在近700米的路程中,先后7次使用急刹车、突然变道等危险行为逼停后车,随后投掷出一杯咖啡直砸后车前挡风玻璃,导致后车瞬间“失明”。
1.22日,北京警方发布通报称,涉事司机苏某已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对双方涉及的交通违法行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已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面对众多网友的讨伐,21日当晚,涉事车主就发布道歉信称:“9月21日上午9点左右,我与京NW85××在安定路上由于并线发生不愉快。后因一时冲动将饮料倒出,对行车造成了极大危险。对此行为我表示惭愧,愿对此行为造成的所有损失进行赔偿,接受有关部门的处罚。”
但此事恐怕不是道歉那么简单。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涉事车主斗气式开车,向正在行驶的车辆泼咖啡,不仅要承担行政处罚,还可能涉罪。苏某现被刑拘就是明证。
令人欣慰的是,在视频曝出后,@北京交警就给爆料者留言问询完整视频和联系方式,“以便我们转交管界交通队进行核实处理”,目前案件正在处理中。这位车主将承担什么后果,想必公众也不会等太久。
——评论员 张晓雨
2.泼洒咖啡的车主,尽管没有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但因为这个恶劣行为被刑拘,这才是应得的后果。这个案例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道路上驾车如果做出危险行为,行为本身就足以被追责。这样某些司机才不会心存侥幸,以为只要自己“技术好”不出事就没关系。
这次现场视频传到网上,给了大家直观的感受。但也要提醒某些司机,现在监控探头以及行车记录仪等已经非常普及,类似行为取证的难度在降低。警方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条件,加大对类似违法而又危险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对一个个具体案例的处理,逐步提高城市的驾车文明。
——评论员 守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