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将至,月饼作为节日具象化的代表,也迎来了销售旺季。除了传统月饼企业之外,近年来,月饼行业的入局者也越来越多。肯德基、必胜客、西贝莜面村等餐饮企业,喜茶、奈雪等茶饮品牌,百草味、三只松鼠等零食品牌都推出了中秋月饼礼盒。
1.众多品牌纷纷“跨界”月饼市场,对消费者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这有利于市场充分竞争,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能够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百饼争艳”也是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一次有力助推。
但是,对于这种现象也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特别是要防范“百饼争艳”导致产品质量鱼龙混杂。比如,打出“高级月饼”噱头的月饼,声称是用高级食材制作而成,但可能用到的高级食材微乎其微,只是用了含有这些食材味道的调味品,存在虚假宣传问题。此外,像一些“网红月饼”“跨界月饼”,能否保障食品安全、价格是否虚高等都值得追问,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因此,月饼市场“百饼争艳”尽管是正常的市场竞争,但要避免其变成失序的“百饼混战”。各地要对月饼市场加以规范,并开展月饼市场专项检查,对混水摸鱼、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不良商家、“黄牛党”等加大打击惩处力度。
——评论员 戴先任
2.商家绞尽脑汁搞创意,本无可厚非,创意能否被市场接受,主要靠市场这只“手”去调节,一般情况下,行政权力不宜出手干预。只要价格属于正常波动,不是恶意竞争,就是在许可范围内。“跨界月饼”的出现,有利于把月饼的花样搞得多一些,让月饼市场更加丰富,使节日更有活力和魅力,对消费者和商家都有好处。
当然,对月饼的创意也要有所警觉,因为月饼是一种文化象征,而有些跨界月饼自身缺乏文化魅力。不过,只要没有越过公序良俗乃至法律底线,无论是凑热闹还是想提升品牌形象,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不会对传统品牌带来多大冲击。由于“跨界月饼”的销售渠道不同,传统月饼也就不会增加多少竞争压力——即便加大了传统月饼的竞争压力,也是好事不是坏事。可见,跨界月饼不一定“不务正业”,在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丰富了月饼市场,给中秋市场带来了更多活力,也使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
——评论员 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