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9月04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芡实满塘故园秋
  ■马从春

  周末,回到乡下老家,女儿兴奋地大喊:“爸爸,快看,好大的睡莲,上面还有刺儿!”我循声望去不禁笑了,只见清澈的池塘里,一些硕大的芡实叶子浮在水面上,绿莹莹的好看极了。女儿自小在城里长大,从来没有见过芡实,自然不认识它。

  芡实,俗称鸡头,是睡莲科一年水生草本植物,因其果实形似鸡头,故而得名。家乡多水,乡人勤劳,水里常种莲藕、菱角和芡实。每年秋天之时,莲叶接天,红菱鲜嫩,芡实饱满,成熟的气息氤氲弥漫着水面。“屋后水上一盘磨,能看不能坐。”这是童年时大人们常说的一道谜题,所指正是芡实。芡实叶的外形与睡莲荷叶相似,但是却比它们更大,上面布满了尖刺儿,一片片漂浮在水面上,在金色的阳光下满眼碧绿,清凉动人。

  在乡村,芡实是一种极为朴实的水生植物。它不像莲荷仿佛水中的贵族,高高地伫立在水面上,用粉嫩的红荷惹人眼球;也不像菱角那般霸道,密密麻麻地挤在水面上,中间不留一点儿缝隙。你看,在宽阔如盆的叶子间隙中,芡实花悄悄钻出来,探出紫色的花冠。芡实果实就藏在水下,附着在茎上,活像一个个缩着脑袋的小刺猬。

  寂寞的暑假里,顽皮的孩子们常常去水中玩耍。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偌大的野塘里一池清凉的碧波不时诱惑着我们。晌午时分,趁大人们午休之际,我们跑到东边的方塘,与塘水来个亲密接触。塘中遍是芡实,又大又圆的叶子成了孩子们打水仗的强力武器,浑然不顾上面尖尖的小刺儿在身上留下的道道伤痕。大家阵阵欢乐的笑声,抖落在浑圆的芡实叶子里,构成一幅幅绝美的乡村水墨丹青。

  孩提时,采芡实是我们的最爱。秋风乍起,水面上清凉异常,我和妹妹带着工具准备采芡实。我找来长竹竿,把镰刀绑在竹竿上,站在池塘边小心翼翼地割下成熟的芡实。妹妹则负责把它们从水边捞出,装进竹篮里。回到家,我们把芡实果子倒在院子里,用脚踩着,戴上手套先从顶部的咧嘴处小心地撕开口子,然后一点点把布满尖刺的外皮剥去。这时候,里面的果实开始露出来,就像一个个黑褐色的石榴子儿,轻轻一掰,粒粒圆润。

  母亲把芡实果粒分拣,老的坚硬不宜食用,储存起来制作淀粉;嫩的放在清水里煮食,成为孩子们喜爱的零食。剥去一层柔软的外皮,鲜嫩的芡实肉又软又糯,吃后唇齿留香,就连吸入的空气里都有丝丝的凉意。旧时的乡下没什么好吃的,客人来访如有一把黑珍珠般的芡实果,就可以端上桌子待客。人们就着芡实果,聊庄稼,谈农事,笑语盈盈,乡情弥漫。

  童年的秋天宛如一只红蜻蜓,扑闪着翅膀飞翔,遁入永不停歇的时光里而不复见。在人流拥挤的城市,每逢秋意浓浓的时节,想起江南故乡田田的芡实叶子,一粒清甜的小小芡实果,便能喂养一个人饥渴的乡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芡实满塘故园秋
稻子熟了(外两首)
海棠花
衡阳雁声彻(外两首)
小小说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芡实满塘故园秋 2020-09-04 2 2020年09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