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看到学生背着书包走向学校报名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自己上学的情景,想起那一年学费的艰难。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上中小学。我们一家姐弟四个,负担够重。所以,十分节俭的母亲早早就会给我们积攒学费,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为学费而影响我们上学。可是那年开学前,由于爷爷看病,这让着急的母亲因为买药而用了攒下来的学费。就要开学了,母亲也没有借到钱,母亲犯难了。开学的前一天,母亲唉声叹气,在房间踱来踱去,最后打开了板柜,从柜底掏出了一个小布包,一层层打开,是一双银手镯,这是奶奶留给母亲的。奶奶已经去世多年,奶奶在世时常和母亲在一起做饭干家务。母亲深得奶奶喜爱,奶奶去世前就将自己十分珍爱的结婚手镯给了母亲,母亲一直珍藏着,平时就舍不得戴。问母亲取那干什么,母亲遗憾地说:“还是卖了吧。”就这样,母亲拿着自己喜爱的手镯去了镇上信用社,卖了5元钱,有这5元钱,就够我高中上学的报名费了。
其实,母亲为了学费,真没少忙碌。平时养猪喂羊,割草捡柴,就是为了积攒点学费。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勤工俭学顶学费,那几年,几乎没有另外交过学费,全是勤工俭学顶了。特别是秋收的时候,学校倡导我们小学生捡拾玉米和落地棉花,那段时间,回家吃点饭,便匆匆忙忙提着竹篮去地里捡拾玉米棒,回到家里,母亲便帮着我剥捡拾的小玉米棒,然后上学时带上交学校,学校会给你记下斤两。同样,也去地里捡拾棉花,棉花带着壳,回家后母亲帮着剥,攒多了,就交学校。就这样,每一年的勤工俭学足够学费和书本费了。可是上了初中和高中之后,便没了勤工俭学,这就让母亲另外想办法给我们攒学费了。
为了攒学费,每年暑假我便和村里的孩子去山岭坡沟挖野药,比如枸杞根、远志根,也挖蝎子,夜晚捉蝎子,也在家里捉土元,厨房柴禾底下的土元最多。那些中草药根采集回来后,要剥皮,晒干,那晒干的根皮才是要收购的药材。那个时代的小孩,都会去采集这些,也都能吃苦,不然,上学也真艰难。
高中毕业的最后一学期,那个时候高考复习资料特别短缺,自己终于碰到了一套数学复习资料,书价4.75元,自己特别喜欢和需要,赶回家给母亲说。母亲立即出门去借钱,可是很无奈,没有借到。母亲十分沮丧,突然想起在外乡镇上班的表叔李佰成。我说路远,还是我去吧,母亲借了一辆自行车,我便骑车去了。真好,表叔给了5元钱,说就不用还了,上学要紧。我十分感动,急忙返回。母亲听后更是高兴,为我而高兴。
这都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如今,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乡村的日子好多了,农家的孩子上学不愁了。但每每到开学报到,不由就想起母亲那双手镯,想起帮助我的亲人,想起野外采挖中药等等,心里荡漾起许多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