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杜甫这首描写白鹭的名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记得去相距老家几华里的先锋初中上学,学校紧挨着一条名叫清花河的河流。一群白鹭不时在河面上拍打着修长而又洁白的翅膀疾飞,或在水面啄食或在水中怡然自在的游泳。而心心念念中,我一直企盼着白鹭在自己的家门口出现。
但令人失望的是,老家台上屋场难觅白鹭的踪影,白鹭也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喜欢投其所好。因为家乡属红壤丘陵地区干旱小雨,不适宜鸟类繁洐生息。田垄中唯一的小溪涧来自雨后塘满堰满上涨的山泉水,然后循入清花河更宽更大的江河湖海。我自少离开村子到小镇上定居,后来成家立业忙于生计奔波,脑海里渐渐淡忘了通体洁白的白鹭鸟。
日月如梭,一晃几十年过去,最近两年回村有着像发现“新大陆”一般的兴奋,老家不知从哪儿飞来了两只白鹭:一只在台上屋场门口与刘家湾西南方的稻田里巡行低飞,另一只在东北角的福兴组田垅中凌空展翅。白鹭那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细脚、流线型的身线是一首精巧的诗;无论是飞行还是漫步,白鹭姿态优雅斯文,像是一位披着白纱的曼妙少女。
白鹭常常栖息于河流、水塘、稻田和浅水处,以鱼虾为食。后来经过观察我方才注意到,两只白鹭白天从来没结伴同飞过,形单影只在各自的区域里活动,似乎不越雷池半步。春耕种子下泥的时候,远远瞧见靠近马大丘的一只白鹭在田埂上闲庭信步,还能窥视到鹭鸟白色的羽毛和修长的双腿。夏天时分,白鹭伫立青翠的稻田中央露出半截身子,背后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
有好几回,准备用手机将白鹭拍个完整影像,遗憾的是这两只白鹭始终保持高度戒备和警惕。我先后在两处稻田旁的瓜棚下“埋伏”,不过当我移步慢慢靠近它们时,尽管小心翼翼还是被白鹭发现了。白鹭受到“冒犯”顿时成了惊弓之鸟,盘旋起舞箭一般快速飞离地面,在田野上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后,迅即躲进了附近浓密的树林中,竟然藏身几个时辰不再露面。此后回家,我保持一定的距离观赏白鹭,不忍心再去打扰它们的宁静。
听老一辈人讲,很久很久以前回龙寺清花河一带山林茂盛,由于天灾人祸导致了田地荒芜。可能这些年封山育林少了人类砍伐,光秃秃的山头上长满了杂树,柏树、樟树、梧桐、毛竹都是自然生成,成片成林地疯长。村民房前屋后栽果养花,池塘里水清如明镜,田野四季绿草茵茵,吸引来鸟类自由嬉戏觅食。白鹭栖息地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今这两只圣洁而又优美的白鹭出现,委实叫人欣喜不已。
蓝天白云衬托下,白鹭轻盈灵动的身影肆意翱翔,把乡居生活点缀得特别富有情趣。天蓝、水清、田绿、树青,青山绿水家乡美,期待白鹭蹁跹入画来,不是一只两只,而是成群的白鹭来此安家落户。人与鸟和谐共生,绘就一幅美丽的自然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