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5月27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值得重视
  ■刘天放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尤立增,今年带来一份《关于强化“生命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的建议》。他表示,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影响,许多人们突然陷入焦虑、恐慌。尤其是中小学生面对疫情威胁、学校延迟开学、居家隔离的无聊和担忧自学效率不高等因素,都造成了他们心理焦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生命教育”等话题再次被聚焦。

  平时,我们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常感觉与青少年单纯谈“生死”显得空泛和乏味,而如今,疫情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虽然生命教育并不适合于单独作为一门学科,但完全可以把它融入到其他学科中,如语文、品德、社会等科目,也可适当应用于其他学科。

  对此,让青少年知晓“生命归属”是关键。生命属于个人、父母,也属于国家和民族。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医护人员的舍小家顾大家,冒着生命危险最美“逆行”,展现的正是个人“小义”与国家“大义”的担当。这是对生命做出思考后的决断,都值得青少年做出深刻的思考和借鉴,也留给我们引导青少年探讨和拓展生命教育的一个空间。

  客观地讲,平时我们对生命教育的重视还显得不很够,在内容、时长、方式、方法等方面并没有形成体系,这使生命教育被边缘化、形式化甚至功利化,达不到预期效果。而本次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把“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应该给予重视。当然,在实施中还要注重在师资、教材、方法上多创新、多实践,防止生命教育中的形式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期待完整精细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野餐热”的冷思考
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值得重视
“最短命驾照”具有警示意义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值得重视 2020-05-27 2 2020年05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