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5月27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野餐热”的冷思考
  一张色彩斑斓的野餐布,几只手工编织的藤条篮,再配上冷餐、饮料、帐篷、香槟杯……近一个多月来,全国各地悄然刮起一股“野餐热”, 成为年轻人颇具仪式感的休闲方式之一。疫情放缓后,户外聚餐成风潮,网友们戏称2020年成为中国“野餐元年”。

  1.“野餐热”并非坏事,现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野餐热”有利于减少人员向热门旅游景点的聚集,实现游客“分流”,这能够避免游客扎堆出游,对疫情防控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野餐热”也能起到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积极作用,是发展旅游经济新的机遇。

  同时,各地也要防范“野餐热”带来的副作用,不可任其野蛮生长。一方面,消费不能舍本逐末。有的消费者过于注重户外游的“打卡”功能,为了摆拍才去野餐,沉迷于拍照和修图,这样的消费不仅华而不实,也难以真正体验到消费的乐趣。另一方面,要防范“野餐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一些消费者在野餐时随意践踏草地、砍伐树木,不及时清理聚会垃圾,留下满地狼藉。对于这些不文明行为,既需要游客能够遵守社会公德,也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力度。

  ——评论员  戴先任

  2.网红化的野餐仪式感是什么?除了“网红三项”——拍照、修图、发朋友圈之外,精致的野餐道具必不可少。而这一要求体现在,无论是餐具还是食物都必须是“高颜值”“上镜佳”,一切都像是为拍出美照而服务。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青睐这份仪式感,野餐无意中成为了新型的带货方式。不少电商平台的商家适时推出各类精心设计的“野餐套餐”,而一些西餐厅、甜品店也推出相应的野餐便当盒。如此产生的“野餐经济”,不仅满足了需求,更刺激了消费。

  或许会有人吐槽,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野餐热”,可能背离了野餐原本是为了亲近自然的初衷,而目前一些“野餐经济”还存在一定的诱导跟风消费之嫌。诚然,如果野餐活动过于沉迷形式而忽视了内容,不免有本末倒置之嫌。但我们也不应一概而论。生活需要仪式感,品质生活各有所求。但是,消费者还是要理性地为自己的仪式感买单。

  ——评论员  陈文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期待完整精细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野餐热”的冷思考
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值得重视
“最短命驾照”具有警示意义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野餐热”的冷思考 2020-05-27 2 2020年05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