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很多单位都在开展送温暖活动。送温暖,自上而下都在推进,年年都在开展,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笔者发现,不少人对送温暖的认识理解得不够深,做得不得细,有必要再加深一下认识。送温暖说到底,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那就是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
送给谁。我们在开展送温暖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要特别留意下那些亟待需要解决问题、长期呼吁没有解决问题的群众,为他们送去“量身定制”的一些“温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为那些需要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群众送去温暖,比常规意义上广泛地送一些米、面、油更有意义和价值,因为这些问题才是他们最急、最忧、最盼的。
送什么。送温暖,不只是简单的送衣、送油、送米、送面等送救济,即便是送物品,也应该根据群众需要,要个性化、多元化一些。送什么要根据排查、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群众需要什么送什么,暂时办不到的只要给群众解释清楚了,相信群众也不会不理解。
怎么送。给群众送温暖必须讲究方式方法。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感受和尊严,送温暖最好不留痕迹,尤其是小孩、学生自尊心比较强,不要轻易用镜头将他们向社会公开,使他们觉得难堪。能不大张旗鼓地送的最好轻车简从,静悄悄去、静悄悄回;能不宣传报道的最好不宣传报道,正所谓润物细无声,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而是真心实意做应该做的、必须做的。要坚决杜绝送温暖活动中各种形式主义,让送温暖回归到正常的轨道,并通过送温暖,看看工作中还有哪些不足,怎样改进更科学,怎样弥补更到位。
总的来说,送温暖要注重细节。只有在细节上多下功夫,送去的才是群众最需要的,传递出的爱才更有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