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1月13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脸识别技术 助流浪人员回家
  ■本报记者   胡亚华

  通 讯  员   王春光

  本报讯   对于邵阳市邵东市黑石铺镇坝上村14组7号的刘某英一家来说,1月8日是特殊的一天,我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将她9年前走失的儿子送回了家。这是在公安部门通力协助下,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第三次帮助走失人员成功寻亲返乡。

  连日来,公安部门对申报户籍的三无人员逐一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开展细致比对,这次成功寻亲的是一位33岁的男子。早在2013年3月,该男子被市救助管理站在街头救助。由于其完全不能与人沟通,按照相关规定,由市救助管理站给其取名“卫某俊”之后,向当地公安部门申报户籍。

  珠晖区公安分局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在受理申报后,利用公安部门的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比对核实,通过查询得到的信息,公安、民政部门同步核实,联系到了相似度最高的李姓男子所在的派出所及村委会。“我哥智力有严重缺陷,不知自己姓名、住址,已经走失了9年。”走失者的弟弟在电话里告诉工作人员,由于走失年份较长,不能完全核实照片中的救助人员就是哥哥。

  “即使只有一点相似,也不能放过希望。”珠晖区公安分局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协同市救助管理站护送“卫某俊”前往现场比对,一下车,“卫某俊”就径直走向一位老人,老人一见到他,顿时老泪纵横。不一会,闻讯赶来的母亲及弟弟跑过来,一见面,三人抱成一团,喜极而泣。母亲刘某英告诉工作人员,面前的这个青年就是她走失多年的亲生儿子李某友。在当地派出所和村委会的共同见证下,一家人在寻亲交接表上签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6版:版面十六
西渡站节前加开5趟临客
春节期间 快递企业“不打烊”
人脸识别技术 助流浪人员回家
一天签约三大招商引资项目
环境卫生这么好 老百姓由衷点赞
衡阳晚报版面三A03人脸识别技术 助流浪人员回家 2020-01-13 2 2020年01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