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2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段”章取“议”
  1.首先,任何作家都是有缺点的人,有局限性的人,这些缺点和局限会影响他的立场。当他开始写作时,他会把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个人气质、对社会的思考以及自己的价值观都在写作中代入到作品中来。但与此同时,作家会在写作过程中走到自己的反面,比如本来不喜欢一个人物,写着写着就喜欢上这个人物;或者本来对某种观念深恶痛绝,写着写着发现这种观念也有道理。这说明什么?说明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会变得更好、更宽广、接受度更高。他会在一个更大的空间里检点自己的想法,甚至会放弃自己原先的想法。这是作者意图和文本意图产生分化的第一个原因。

  其次,写作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作家能控制的部分是很有限的。以长篇小说的写作为例:长篇小说的开头很好写,可以有一万种开头的方法,但结束却很难。因为作家设置的所有人物、所有线索都已经决定了,这就意味着它们在后来的发展中必须遵循既定逻辑,从而强烈地牵制住作家,让作家不能随心所欲。但是作家往往越写到后来想法越多,甚至多到超出自己的某种预估。比如一些人物,会因为被赋予了性格而自说自话,生长出作家原先根本没有想到过的内容,自动地展开故事。也就是说,人物具有了自主的生命。——格非   说

  2.我总觉得,小说还是要有故事,而且得是一个好故事。可是,真把一篇小说写好看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当然,能编出好故事是一个作家起码要具备的基本功,如果连一个好故事都编不出来,那小说这碗饭能不能吃就另说了。但还有一点也同样重要,好看的故事编出来,还得有本事把它讲好看了。故事想得挺好,编得也挺好,可讲得颠三倒四,或本来挺精彩的故事,一讲,化神奇为腐朽,前面的劲儿也就全白费了。

  我一直提醒自己,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不要设置阅读障碍。如果在讲述一个自己处心积虑才编织和设计出来的好故事时,却又故意为读者的阅读设置重重障碍,或指东打西云山雾罩,天上一脚地下一脚,这只能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只要把所思所想,要说的和要讲的,一切的一切都融在故事当中,然后再把这故事讲好看了,让读者看明白了,这就行了。至于进一步的事,比如对小说阅读之后的深加工,那就是读者的事了。读者的事只能交给读者。

  ——王松 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版面九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衡阳电力版的“星光大道”
在路上 与自己对话
《人生海海》:麦家的华丽转身
“段”章取“议”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段”章取“议” 2019-12-05 2 2019年12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