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著名诗人、作家、学者流沙河在成都因病去世,享年88岁。热爱阅读的国人,恐怕都听说过流沙河。这位已出版过小说、诗歌、诗论、散文、翻译小说、研究专著等著作共22种的诗人作家,其文字可谓影响了至少两代人。他不仅是诗人,还是不知疲倦地深耕中华文化的知名学者。他一生博览群书,才华横溢,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还提议并参与创办《星星》诗刊。流沙河晚年致力于研读中国传统典籍,说文解字,研究书法等,实乃一位专心于文字研究和实践的工匠。
流沙河立足四川,放眼全国乃至世界,是一位初心不改,始终如一为汉语言文字“斤斤计较”的“书虫”,在诗歌、小说、散文等多领域造诣深厚,作品颇丰。流沙河的文字,通俗易懂,规范大气,逻辑严谨,启发性强,绝非那种空洞的心灵鸡汤,矫揉造作,而是有深刻的哲理,充满向上的力量,字里行间,读者总能感受到他的真诚和功底,这就是他的文字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流沙河曾说:“民族文化是我们的灵魂。”这也他一生为此倾心的。他的作品总是与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份研究和实践汉字的“童子功”,正是他坚守民族文化为初心的结果。
流沙河的离去被广泛关注,正是因为他为汉字做出的突出贡献。正如他本人所言:“文字是中华文化最根本的源头,学习文字,这才是爱国主义,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应该保留一点本民族的东西,那个才是我们的灵魂。”由此,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位专心做文字侦探、愿为汉字坚守一生的人,沿着流沙河的足迹,继续探索汉字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