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遏制高仿APP 需各方守土有责
  网上转账缴费、处理罚单、买火车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手机APP处理各种事务。有记者调查发现,在手机应用市场中,一些通过相近名称、类似图标制作的高仿APP令人难辨真假,给不少用户造成财产损失。

  1.据报道,高仿APP的开发难度并不高,开发周期大约一个月,就能跟原版APP大致无二,随之则是源源而来的巨额广告费,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不少人铤而走险。

  但目前,手机应用商店在审核时只进行病毒和兼容性测试,对于是否山寨模仿,多数应用市场疏于甄别。因此,要保障用户的网络安全、财产安全,就必须去斩断高仿APP背后的利益链,强化源头治理,让高仿APP无门可入,失去生存土壤。这其中,手机应用商店显然要起到“门神”功能,完善审核机制,履行审查义务,对高仿APP设置“防火墙”。用户通过应用商店下载到了高仿APP,就类似于买到“假货”,相关平台不能两手一摊说“与我无关”。  ——评论员   何  勇

  2.高仿APP不应该成为难以割除的“毒瘤”,只要各方能够各尽其责,高仿APP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对此,需要公安、网信等相关部门加强联合执法,严肃查处高仿APP,尤其是对给使用者造成经济损失、个人信息泄露等情况的高仿APP,就更应给予及时而有力的打击。而对于应用平台来说,则也要守土有责,要能严把审核关,对入驻应用软件严格把关,将高仿APP拒之门外。对于用户来说,在下载与使用APP时,也要多一些防范意识,要懂得甄别高仿APP,这样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网络的便捷,省却了“上门办事”的麻烦,也让一些不法分子有了浑水摸鱼的机会。网络诈骗案件数量连年攀升,让网络显露出“双刃剑效应”。但带来便捷的网络生活,并不必然会衍生各种骗局,高仿APP并不是“网络原罪”。如果能够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如果相关各方都能守土有责,尽好各方责任,完全能够遏制各种网络诈骗行为。    ——评论员   戴先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文物建筑不得直接“亮化” 应成基本遵循
遏制高仿APP 需各方守土有责
强扭的“孝心之瓜”或许并不甜
说道说道
从考证到献身教育还有多远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遏制高仿APP 需各方守土有责 2019-11-25 2 2019年11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