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1月08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通讯员到记者的“成长史”
颜玲玲
  ■颜玲玲   晚报编辑中心编辑  

  从家里到市中心,需搭乘126路公交车。途中有一站是衡阳日报社(旧址,位于环城北路)。

  每每经过此处,趁着乘客上下车的短暂空隙,或无人上下、一晃而过的瞬间,窗外,这座有着蓝色玻璃外墙的大楼总会令我心泛涟漪,刹那走神。因为这里有一个职业——新闻记者,打小就让我心生向往。

  有梦就追!我开始自学自练,以通讯员的身份向报社投稿。从通讯员、特约记者到本报记者,我用了近两年时间,完成了身份的转变。

  2011年5月,我有幸正式成为了新闻战线的一员,从此可以堂而皇之地出入这座我心中的梦想“殿堂”。彼时,衡阳晚报《旅游美食周刊》刚创刊,我就被报社选中,成了《周刊》的新手记者兼编辑。

  “晚九点,走出报社大楼。街边小店,给自己要了今天唯一的一份食物:粥。无端地,眼泪迸流……”这是入职五个月后,在缺少新闻线索、写稿艰难、编版任务繁杂等压力下,自己的心情随笔。那时,尚未体会到时政记者常常要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不分昼夜报道的艰辛;未曾体验社会新闻记者东奔西跑为民发声的不易……抹干眼泪,对着键盘,我依然坚定地敲下去;因为热爱这份职业,我选择了继续坚守!

  《周刊》主打“吃喝玩乐”,挖掘和宣传我市或周边地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景区景点或本土新特奇地域美食。由此,我成了同事眼中名副其实的“娱记”,顺带兼顾“导游”一职,带领晚报读者以体验游方式,试水我市及周边地区众多风景名胜区的另样美。街角小巷、大雅之堂的诸多特色美食也被我们“联合试吃团”发掘并见诸报端,市场反响热烈。从文案策划、参与组织大型活动到整版活动报道,我开始游刃有余,渐渐有了幸福工作的模样。

  且看且行之余,我深入旅游业内,对话我市旅游一线的优秀从业者,通过网络与广大市民游客建立连接,为维护游客权利及时行使媒体监督职责。2012年9月,针对社会上火热的QQ户外旅游群违规经营现象,我采写的《QQ户外旅游!向左走向右走?》一系列监督报道刊发出来,引起了我市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该系列报道最后形成综合报道被《中国旅游报》全文刊发,在全国旅游业内激起强烈反响。维权报道《衡阳游客遭遇“泰囧”》让“低价团”“零负团”等违法经营行为暴露于阳光之下……

  六年后,因为岗位调动,我转战编辑中心,从采访一线抽离,专注于国内国际政策解读、热点事件等稿件的精编。再次成为岗位“小白”,编辑职责让我迅速沉淀并成长。从标题雕琢、内容整合到版式美化,直至把最新最精彩的内容呈现给读者。三年的编辑工作历练,让我对以后不管是写稿还是编版都已胸有成竹,我的新闻事业成长之路也在延伸中不断丰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一位编辑和他的“夜问”
从怀胎八月爬山采访,到编辑中心挑灯夜战
一位通讯员到记者的“成长史”
衡阳晚报版面八A08一位通讯员到记者的“成长史” 2019-11-08 2 2019年11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