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机缘巧合下,我进入衡阳日报社,成为一名跑医疗新闻的记者。
于是,我有机会踏进手术室,看过手术台上一览无余的人体内脏,看过刚从肚子里剖宫产拎出来的小宝宝,也看到了很多发生在医院里的酸甜苦辣。
我看过,脑瘫孩子的母亲泪流满面,责怪自己没有办法给孩子一个正常未来的痛苦;看过还在住院治疗中的抑郁症患者以猝不及防的方式选择死亡,医生脸上的痛心与失落;看过豆蔻年华的女孩因意外逝去,心痛的母亲在手术室门前签下器官捐献协议的大爱。
面对他们,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宽慰,语言在这时是那么地苍白与无力。刚跑医疗新闻时,每次采访完这类新闻,我都会心情压抑很久很久,才能摆脱这种情绪。
这几年下来,我也多了很多对医生的理解,知道有很多医生一天不仅要看近百个病号,还要抽空做手术、科研、宣教,忙得没有时间喝水、上卫生间;知道有很多医生为了守护术后患者,紧张忙碌十几个小时后,夜晚只在办公室沙发上对付一宿,第二天接着工作;知道有很多人寒窗苦读多年,终于如愿成为医生,高压高强度工作下依然收入微薄……
我也知道,即便在“杀医”“伤医”新闻屡见报端的今天,医患关系依旧可以是温暖与充满人情味的。比如:有家属在患者去世一个月后依旧找到医生,感谢其对逝者的关怀与付出;有患者多次想把自己的遗产送给如儿子般照料其的医生……
除此以外,我知道了医学的确不是万能的,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医学还没有攻克的疾病,即便是再技术高明的医生,也有很多无可奈何的时刻。
夏衍在《野草》中写道,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因为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小,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而这份力量,正是源于“向往阳光”的坚毅和“达成生之意志”的使命。
而这种“向往阳光”的坚毅,我在即便得知自己时日无多依旧微笑面对每一天的癌症病人身上看到过;这份“达成生之意志”的使命,我在确定治疗方案有巨大风险,只为用这最后的希望尽力救治患者一命的很多医生身上看到过。而这也是我从业以来最大的收获。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颗初心的种子,我不奢望有多大的成就,更多的则是“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在生活琐事里能看得见远方望得见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