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6日,即将迎来80岁生日的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退休干部、衡南县硫市镇福民村籍老人段辉尧提前收到了两份宝贵的“生日礼物”——在他的倡导和带领下,共筹捐35万余元修建的团山边桥顺利完工,团山边后山挡土墙也已进入扫尾阶段。
7日下午,记者在衡南县硫市镇福民村团山组看到,一座长10.8米、宽6.4米的钢筋水泥桥已经建成通车。据了解,福民村团山组与外界隔着一条河,河面上原有一座便桥,始建于清朝末年,它是衡南县栗江、硫市、近尾洲三镇十余个村村民出行的一座简易石板桥,行走极不安全,特别是每遇洪水,桥面便无法通行。
段辉尧惦念乡亲出行安危,于上世纪80年代末筹资两万元首倡义举,将该桥从石板桥改建成石拱桥。不想常年的风吹日晒使该桥竟日渐成了危桥,他便萌生将该桥改造成既可行人,又可供车辆通行的水泥公路桥,于是奔走于党政部门,请专家学者数易修桥方案,并率全家人员筹款,还拿出自己多年积蓄用于修桥。
另一方面,团山边后山由于地质变化,每逢雨水天气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山脚下村民的安危。对此,段辉尧日夜牵肠挂肚。今年,段辉尧迎来了80岁生日,他向儿女提出:做寿宴浪费钱财,不如将设宴的钱捐献出来用于团山边后山筑护坡。为顺应老人的这一心愿,段辉尧的子女亲属踊跃捐献、积极筹措,最终凑出了20余万元在后山修筑出了一面长18米,高6米的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今后,福民村团山组村民住房、出行都更安全更有保障了,它将惠及本组40余户村民和周边乡亲,还为80多亩良田耕作带来方便。”硫市镇政协联络处主任刘春发表示,段辉尧老人不办生日宴,用自己的积蓄和寿礼为村民解决难题的行为是无私精神和优良家风的体现,值得大力弘扬。段辉尧则告诉记者,他是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如今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感召下,发挥余热造福村民,感觉既光荣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