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1月01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说道说道
  1.近日,广东江门,网曝一位企业家回乡祭祖,现场给村民派发红包,排了几公里长队。村民连呼太震撼,“上千人来排队领钱,好夸张”。据前来领红包的村民称,排在前面的500人领到100元,之后都是每人10元。

  目前,该企业家向村民们派发红包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从他过往的经历来看,此举或许与回馈家乡有关。不可否认,像他这样功成名就的富豪回报家乡、造福乡梓的行为,无疑是出于好心。但需要注意的是,回馈家乡做慈善应有一定的目标,“漫天撒钱”式的慈善方式并不可取。如果富豪们真的想做慈善,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做,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来个人就给钱,更不能搞“嗟来之食”,忽视受捐者的尊严,否则“好心”就会办成“坏事”。此外,也对富豪家乡的人们提个醒,在领钱之前,也应先算好成本账,不要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否则,不仅耗费了时间与精力,还会使“尊严”扫地。——评论员 朱文龙

  2.2017年,一个抖音视频让西部某市一家可以喝完酒摔碗的店铺火了起来,成为远近游客趋之若鹜的“景点”。近日,有人去该市出差,回来以后颇为那里的摔碗长龙所震撼。从她分享的图片看,店铺门前,摔碗现场可谓人潮涌动,摔破的碎碗堆积如山。

  说实话,作为一种民俗,“摔碗酒”让人们体验了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游客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某种仪式感,本无可厚非,毕竟对个人而言,遇到这样场景的机会很少,也并没有摔碎多少碗。但是,当你把它转换到另外一种场合,成群结队的人排队去摔碗,将制造多少没有发挥任何实际效用的碎片?这不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还有可能在年轻人中传递一种以摔物为乐的价值观,这恐怕是“摔碗”的创意者所始料未及的。体验民俗或者从事“文化创意”,并非易事,既要适应年轻人对网络传播的诉求,又要引导他们合理消费。古人信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简单直接的“摔碗取乐”显然与传统的价值观格格不入。而“网红经济”的发展,亦要建立于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之上。——评论员 高秀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这一“骂声”,愿唤醒“懒惰的穷人”
“67岁产女” 哪来这么多是非?
明星就诊,医护人员变疯狂粉丝太荒唐
说道说道
从90后买保健品说起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说道说道 2019-11-01 2 2019年11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