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1月01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一“骂声”,愿唤醒“懒惰的穷人”
  周卫国

  云南普洱驻村扶贫女干部李波一段“骂人”的视频,红了。“我想尝试一下,用我的方式去说服别人,去唤醒沉睡的狮子,让老百姓激发斗志。”回忆起这段讲话,“骂人”者李波说出了初衷。而此“骂声”,非但没有招致网友的批评之声,反而获得了网友一边倒的支持和点赞,引起广泛关注,新华社等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云南一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的视频,“骂声”之所以迅速传播,得到大家点赞,是这番话,直接戳中了很多战斗在扶贫攻坚一线的县乡镇干部和扶贫驻村干部的一个“痛点”:在扶贫攻坚的路上,有种“真唤不醒”“懒惰的穷人”。用一句江湖流行的话说: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这里则是“你帮不了一个愿意穷的懒人”,姑且将这类贫困户称之为“懒惰型穷人”,懒惰才是真正的贫病与穷根。具体表现是:怕吃苦、不做事、不干活,“抱着贫困户登记不放”“总是等靠要”,平日只是要钱要物,要帮助要资助,一心想政府包起来、管到底;或“我脱不了贫,你交不了差”,或依赖他人,或垂头丧气;还安于贫困、甘于贫困,“穷得有理、懒得光荣”,得了“福利依赖、政策依赖、生活依赖”的懒人病、依赖症。这类人成为扶贫路上最难啃的“硬骨头”,参与扶贫工作的干部对这种说话不听、油盐不进的懒人穷人,更多是委屈与无奈。

  可以想象一下,扶贫干部为你脱贫远道而来,没日没夜,扑下身子苦干实干。可是把心都操碎了,力用尽了,总有那些让扶贫的人感到“说不听、带不动、扶不起、富不了”,着实是伤不起。爱之深、责之切。这“骂声”之中,话粗理不糙,“骂”声之中,是讲道理、劝上进。

  致富总有其门道,贫困也各有原因。扶贫攻坚已到了打硬仗、啃硬骨头的紧要关头、关键阶段。好脱的、能脱的都已经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剩下的都是深度贫困户。他们或因生存生产条件太恶劣而贫,或因病因残缺少自立能力而贫。但现实中还有一种贫是因懒惰而贫。正如视频中所“骂”的:“大家都是经过苦日子的人,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现在政策越来越好,国家退耕还林还给补贴,老了有养老保险、病了有医疗保险、盖房子了给你们补助,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幸福不是靠张嘴要来的,不是伸手要来的,不是在家中翘着脚等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攻坚夺取最终的胜利,等不来,靠不来,自己扑下身子去干,才有希望。

  听得出来,这“骂人”劝进,“哀其受穷,怒其不争”,也是扶贫干部的一种无奈之举。中国有句老话:人穷志短。但在扶贫脱贫这个事情上,有的则是志短而人穷。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有志气才能断穷根、真脱贫。

  但愿这骂声,能触动那些在扶贫攻坚仗中“装睡”者的心,唤醒脱贫志气,不再“等靠要”,而是借助扶贫政策,学会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最终依靠双手奋斗出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这一“骂声”,愿唤醒“懒惰的穷人”
“67岁产女” 哪来这么多是非?
明星就诊,医护人员变疯狂粉丝太荒唐
说道说道
从90后买保健品说起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这一“骂声”,愿唤醒“懒惰的穷人” 2019-11-01 2 2019年11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