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面十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9月23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压氧助力患者 解“胃瘫”之忧
  ■本报记者  刘  臻

  通 讯  员  管华林  罗琼

  本报讯  日前,一位一月未进食的胃瘫患者在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室医护人员的精心辅助治疗下,基本恢复了正常饮食。 

  衡阳县62岁的退休干部刘先生,两个月前,经胃镜检查发现胃内有疑似癌变病灶。随即在本市某三级医院接受了胃前壁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术中术后经病检排除了恶性肿瘤,但术后第9天,刘先生突然出现呕吐症状,经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胃瘫”。

  8月14日,患者遵照主管医师的意见来到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高压氧治疗。

  据高压氧室副主任护师蒋征利介绍,患者第一次来做治疗时已禁食一个月,鼻子里还插着胃管、鼻肠营养管,身体有些虚弱,情绪也十分低落。为保障患者能顺利完成治疗,高压氧室医护人员专门为他制定了稍低压力治疗方案,单独开舱,待患者适应后再改为常规治疗压力。

  据了解,术后胃瘫是由于胃排空障碍、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等多种原因导致胃动力紊乱,是一种功能性病变,精神因素、神经因素等与胃瘫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为此,在患者入舱前、出舱后的时段,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室医务人员耐心向患者宣讲相关健康知识,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治疗信心。

  经过5次高压氧治疗,患者瘫痪的胃渐渐有了动力。8月19日,对患者再行消化道造影检查,发现手术吻合口黏膜水肿及梗阻明显减轻,造影剂能缓慢下流。随后拔除胃管,患者开始尝试经口进食流质。    

  在连续做了20次高压氧治疗,以及在其住院的医院接受胃肠减压、空肠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胃瘫症状逐渐改善,饮食随之由流质恢复到半流质状态。

  据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勇介绍,刘先生的病症之所以改善良好,是因为高压氧治疗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排空,减轻手术吻合口黏膜水肿,加速胃肠神经功能恢复等。

  近日,高压氧室医务人员在回访中获悉,已回家疗养的刘先生现在饮食基本恢复正常,身体状况良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无偿献血让青春无悔
高压氧助力患者 解“胃瘫”之忧
衡阳晚报版面十一A11高压氧助力患者 解“胃瘫”之忧 2019-09-23 2 2019年09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