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面十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湖南高铁职院大三学子闫孟:~~~
湖南高铁职院大三学子闫孟:~~~
2019年09月23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南高铁职院大三学子闫孟:
无偿献血让青春无悔
闫 孟
  ■本报记者  刘  臻 

  提起献血,不少人会感到害怕,但对于湖南高铁职业技术学院铁道机车专业在读大三学生闫孟来说,献出的血能救人,便是最大的欣慰。从大一到现在,他一共献全血2次,机采7次,11个治疗量,共3000毫升。他表示,将来毕业后还将继续坚持献血,也会组织志愿者队伍进行宣传服务。  

  鼓起勇气 实现自己的献血梦

  “其实早在高中时,我就有献血的想法。一开始通过一些电视公益广告和身边的志愿者的身体力行,我知道献血是可以帮助他人的,但胆小一直不敢去。”闫孟不好意思地说道。

  来到大学后,他加入了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看到身边的小伙伴们一个个开始加入无偿献血队伍,终于让我鼓起勇气,决定去献血。”

  “第一次被抽血时还是有点害怕。没有想象的疼。但可以感觉自己的血液在慢慢往外流。当护士姐姐把针管拔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最棒的。” 来高铁学院的第一学期期末,闫孟实现自己的献血梦,献出了400cc的全血。

  在献血后的一周左右,闫孟收到了衡阳中心血站的一条短信提示:血液已通过了检测并用于临床。   

  “当时第一次我深切地知道了自己的血液可以在别人的身体里流淌。”闫孟表示这种自豪与开心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

  后来,闫孟接到了衡阳市中心血站的邀约去献成分血。“一开始我不知道成分血是什么。通过护士姐姐的解释,才知道了成分血主要是血小板并且是多用于救治白血病患者。对于献血小板是否会对自己身体有影响,我当时还是存疑的。但想到白血病患者的无奈,我最终还是决定去献成分血。”他表示,献成分血后发现还有不少人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在用自己的血液来传递着更多的希望和感动,“是这些无偿献血志愿者,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从第一次去市中心血站献成分血到现在闫孟已经献了7次成分血和2次全血。“如果有需要,我将会继续选择献血去帮助其他人。”他说道。

  克服“偏见”

  坚持自己的献血梦

  第一次献完血小板后,因怕家人里担心,闫孟没有和他们说,只是和室友以及最好的同学说了。

  “你是不是傻,一点都不体谅那些关心你的人,你要是出事了你家人和朋友会多难过……”没想到听说闫孟去献成分血,朋友们第一反应是关心和担忧。“因为他们都觉得献血对自己的身体有损伤。”事后回到学校后,闫孟开始慢慢和朋友们解释献血对自己和他人都是有好处的,并且举了一些自己身边的例子。最终朋友们也慢慢理解了他去献血的想法。

  如今,已经献了9次血的闫孟深刻地感受到了,通过科学的无偿献血,不仅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还可以让我们身体的血液不断更新,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让自身的血液越来越健康,同时也可以帮助更多需要血液的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

  “一次去中心血站献血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大约50岁的大叔。他焦急地告诉我们,自己是在为家人献血,为的是能够让自己的家人可以及时用到血液。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如果我的家人也陷入急需血液的窘境,我的心情会怎样?将心比心,我会身体力行继续献出自己的血液去帮助其他人,也希望无偿献血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让无偿献血成为更多人志愿参与的一项公益活动。”闫孟由衷地说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无偿献血让青春无悔
高压氧助力患者 解“胃瘫”之忧
衡阳晚报版面十一A11无偿献血让青春无悔 2019-09-23 2 2019年09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