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2494米的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因“梵山净土”山上多梵寺而得名,号称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其山下的锦江是山上的云雾变化而成,其干净清澈程度,看到就会忍不住想去亲近它或者喝上一口。这锦江也会变,流过铜仁进入湖南后,摇身一变成了辰水,辰水汇入沅江,沅江注入洞庭湖,然后浩浩荡荡下长江奔流入海了。
大家选中的住处实在不错,不但江边可听水声,可遥望云遮雾罩的梵净山,还能下到江里去捡石头。想这石头天天听着江水梵音,天天接受江水的冲刷打磨,少则几百几千年,多则亿万斯年,总有些灵性了吧。但仔细去选,个个身子或滚圆、或狭扁、或角度太硬、或线条太软,既没有传统选石的“漏透皱瘦”,也没有现在选石的“形纹质色”,仿佛满世界俗不可耐,全是俗人一个,没有振臂一呼标新立异者。正想放弃,转移视线去玩水,在一个缓流处,一个重七八斤长有花纹的石头引起我的注意。捞起来一看,这不是一条活生生的小丑鱼吗?不单有头有尾有背鳍,还头部有白花纹身上有蓝花纹。更奇的是,仿佛梵寺修行到家的高僧大德带出一批弟子,发现小丑鱼后,一批众人命名为“石鼓江山石”“玫瑰石”“黔金丝猴石”“梵山净水石”等陆续被发现。石头等我们几千年几万年,我们等石头几十年,奇妙的缘就这么在梵净山脚下的水边对上眼神续接上了!
回程路上,众人议论:这石头鱼确实不错,两面看都像鱼,一面像公,一面像母。我凭着爱看《动物世界》积累了一些知识,胡诌道:小丑鱼是对雀鲷科海葵鱼亚科鱼类的俗称,因为鱼脸上都有一条或两条白色条纹,好似京剧中的丑角而得名小丑鱼。小丑鱼并不是唯一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它们是为数不多的雄性可变成雌性,雌性无法变成雄性的物种。这小丑鱼石奇就奇在一面看像温文尔雅秀气的雌性,在另一面看又像威猛阳刚粗鲁的雄性!
众人不解:鱼这么美,怎么又叫小丑鱼?我凭着爱看戏曲积累了一些知识,又胡诌道: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这京剧中的丑行又名“小花脸”或名“三花脸”。丑行都是在鼻梁上用白粉涂一个粉块。这白粉块也有几种不同的形状:有方形、元宝形或倒元宝形、枣核形等几种。根据人物不同,画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白粉块。丑的分类主要分为文丑、武丑等。丑行中,有些是扮演阴险狡猾、贪鄙自私的角色,有的是扮演机警、伶俐、幽默的角色。在传统戏里,一般社会地位不高的劳动人民,像渔夫,农夫,樵夫,酒保,打更的,守夜的,差役,书僮,乞丐等等,大部分由丑角来扮演。而从性格上来说,这些人多半都是很滑稽,很活泼,很乐观的人。
难道丑的也是美的?众人提出疑问。我凭着学过美学积累了一些知识,再胡诌道:世人总爱二分法看待事物,譬如认为美的就是美的,丑的就是丑的;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殊不知世上事物常常呈现复杂的状态。中国古代四大美人是顶级美女了吧,但还是每个人都有缺陷,都有丑。却又因缺陷有丑带来了小小“四大发明”:西施长得一双大脚丫子,为了不让人看到,精心设计了一条拖地能盖住脚面的长裙;王昭君是个溜肩膀,穿什么衣服都挺不起来,就发明了垫肩;貂禅的耳朵长得特别小,为了掩饰缺陷,发明了耳坠;杨贵妃美则美矣,却有狐臭。所以经常戴着香囊,并发明用鲜花洗澡来减轻气味。相对四大美女,中国古代还有四大丑女即嫫母、钟无艳、孟光、阮氏女,她们因德行天下在历代文人笔下时常出现,受到世人推崇和尊敬。
罗丹说:“自然中认为丑的,往往要比那些认为美的更显露它的‘性格’。既然只有性格的力量才能造成艺术的美,所以常有这样的事,自然中越是丑的,在艺术中越是美。在艺术中,只是那些没有性格的,才是丑的。”丑,成了一种特殊审美形态。你如果愿意以艺术的辩证的眼光看世界,美也未必那么美,丑也未必那么丑了。你也许会为姑娘的破洞裤点赞,为小伙穿左红右绿一双鞋点赞,再大方一点,为大妈舞动丝巾打出“v”形手势大喊一声“耶——”拍照点赞。小丑鱼呷呷喋喋悠哉悠哉游来游去,你更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点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