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簇拥了20多所高校院所、57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汇聚了40余名“两院”院士、30余万名在校大学生、10余万名科研人员,是全省当之无愧的自主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地、高端人才集聚地。湖南省教育厅已出台《关于推进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岳麓山大学科技城要搞大动作: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大力推进大科城发展。
湖南大学的学生可以去中南大学上课,学分可以互认,教师可以互聘、课程可以互选,共同建立校际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度,让学生和教师有了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值得喝彩。但笔者认为,学分互认,步子可以更大点。
不要局限于大学城,促学可以着眼于全省。学分互认,全国统一可能一下实现不了,不妨先行先试一个省学分互认。比如,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都有法学院,而且湘潭大学法学院根基深厚,在全国都有名气,如果把同档次的湘潭大学也纳入“学分互认”,无疑对促学大有好处。
不要局限于全日制,促学可以落脚于考试。《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的同等地位。一些大学之间无法走读,但是可以通过自考等形式联系起来。
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学分互认”,可以说是破了大学城之间阻学的围墙。但是,又产生了新的围墙。面对新情况,需要新措施,砸掉不利于学习的“隔离”制度,让各种学习互相补充、扬长避短,从而为创建一个学习中国更好地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