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9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障电梯安全运行不光要有钱
  谢庆富

  重庆市渝中区某小区是2004年建成的,近年来,居民一直为电梯闹心。小区A栋25楼有3部电梯,一部已经停运多年,另一部经常停梯维修,时好时坏。上千居民上下楼仅有一部电梯能正常运行。今年6月,当地启动电梯更新改造工程,居民很快将用上新电梯。各地正在推进的老旧小区改造中,电梯改造成为重点。业内人士估算,目前,全国范围内使用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数量超过10万台。如此大规模的旧电梯改造,谁来主导?如何推动?钱从哪儿来?

  人老了身体容易出毛病,电梯老了也容易出毛病,并且一出毛病就能把居民累得、吓得够戗——电梯坏了无法运行,居民就要爬楼梯;如果是正在运行中出故障,那么居民就可能被困在里面很长时间,甚至还可能导致伤亡。

  老旧电梯容易出故障,维修管护需要数千上万元,如果更新则需要数十万元。多数地区明确,电梯改造资金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中列支,或者根据相关管理规定由所有权人分摊。同时,多地也出台财政补助政策,支持老旧电梯改造。

  老旧电梯维修改造的钱有了,居民的安全就有保障了吗?未必。因为电梯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电梯安全隐患无法及时排查出来。现实生活中,电梯安全责任主体表面上很多,但没有一个主体有意愿或者有能力真正负责电梯安全。比如,电梯安全隐患是隐性的、动态的,即使职能部门尽职尽责,也无法排除所有安全隐患,无法做到实时排除安全隐患。因而,由于存在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总有一些电梯安全隐患在安全事件发生后才会被发现、排除。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物业管理公司是电梯安全的第一责任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是唯一责任者。电梯生产企业要将电梯所有参数交给物业管理公司,维保企业也要将全部维保数据交给物业管理公司,以便物业管理公司全面掌握每一部电梯的运行和养护情况。需要强调的是,作为电梯的主要使用者和受益者,广大业主切不可当电梯安全问题的“甩手掌柜”。

  老旧电梯故障多是客观事实,但如果电梯生产、安装、维修、管护、使用等环节的人都能够高度负责,那么就能把电梯故障发生率降到最低。相反,如果相关人员不负责,那么新电梯也会疾病缠身、故障频发。电梯安全隐患能否及时排除、安全事故能否最大程度避免,只有方方面面的各项措施都做到位,才能真正保障安全运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保障电梯安全运行不光要有钱
身份证丢失不作废的隐患 需尽早堵上
新生要4500元/月生活费遭拒的启示
学分互认,步子可以更大点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保障电梯安全运行不光要有钱 2019-09-05 2 2019年09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