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红网络,她希望母亲给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费,却遭到了母亲的拒绝。她觉得自己很委屈,认为一个月2000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花。
如今正值开学季,生活费成了不可回避的话题。一些家长选择一次性给大学生整个学期生活费,还有些家长选择按月打款,但不管哪种方式,总有些大学生感觉钱不够花。根据《2019大学生消费报告》显示,大学生月均生活费超过2000元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和杭州,而成都大学生的平均生活费为1900元。换言之,该名女孩母亲给的生活费应该是足够的。在笔者看来,女孩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大学生应该要学会理性消费。
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自己必须明白父母的钱并不是大风刮来的。父母帮自己交学费,给生活费,这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大学生更多的应该是理解和支持。而不应像该名女孩这样,埋怨父母,这其实暴露出的是自私的心态,不懂理性消费。
众所周知,大学有奖学金,大学也可以进行勤工俭学。当钱不够花时,大学生完全可以自食其力。笔者读大学的时候,笔者就出去当过家教、当过超市促销员、发过传单、在学校食堂工作过,每个月都有几千元收入。这时候,自己想买什么都可以,也不必找家里要钱。
当然,除了靠自己,更重要必须学会理性消费。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手中的钱,摒弃冲动消费心理,制定合适的消费计划,推掉一些没必要的聚餐,杜绝一味超前消费。只有理性消费,才能应付突发支出,更能养成良好的消费观。
笔者希望,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大学生们要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多理解父母的难处。如果真的感觉生活费不够,自己可以通过理性消费或找兼职增加收入,而不应是一味地逼迫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