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感召和传递的是当今社会需要的正能量。新时代新形势下,需要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传承和弘扬这种正能量。党的十九大的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入中学新教材,具有鲜明的引领作用,体现了教育价值所在。 ——评论员 苗 勇
2.据报道,自9月3日始,济南历下交警推出行人、非机动车违法“五选一”处罚管理模式。行人非机动车违法后可用接受处罚、朋友圈“集赞”、现场执勤、观看教育视频、手抄法规法条等任选其一。
“处罚不是目的,保障大家安全出行才是最终目标,这才是这项工作的真正意义。”对于用朋友圈“集赞”代替部分轻微交通违法处罚的执法方式,不少地方已开展的尝试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事实上,执法人员的行为举止,关乎执法机关在群众中的地位和形象,是丈量法治建设的标尺,也是对公民权利尊重与保障的集中体现。而落实“集赞代罚”这种以宣传教育方式引导人们交通出行安全的执法方式,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适用于轻微的违章违法行为,辅之“体验值勤”“现金罚款”等配套措施。同时,也要在执法操作中确保程序公正与法言法语规范使用,满足群众对司法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应该说,集中体现人性化善治理念的“集赞代罚”执法方式算得上是一种有益尝试,期待社会能够对其轻拿轻放。——评论员 谢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