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不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的大跨越,其中——~~~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不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的大跨越,其中——~~~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不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的大跨越,其中——~~~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不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的大跨越,其中——~~~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不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的大跨越,其中——~~~
2019年08月13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不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的大跨越,其中——
衡阳城镇居民收入33年增长52倍
  ■本报记者  金明达

  通 讯  员   李   芝

  本报讯  8月12日,记者从市统计部门获悉,新中国成立70年来,衡阳市坚持民生优先,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的大跨越。其中,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41元,比1985年增长52.5倍,人民生活大为改善,幸福感大幅提升。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41元,比1985年增长52.5倍,年均增长12.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50元,比1985年增长47.2倍,年均增长12.4%,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从百元到万元的跨越式发展。另外,1978—2018年,全社会从业人员从251.72万人增加到483.57万人,年均增加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204元,比1988年增长18.6倍,年均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47元,比1988年增长16.8倍,年均增长9.9%。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退休养老金实现“十四连调”。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78年,社会保障层次较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市委、市政府积极构建覆盖广、层次多、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2018年末,全市五大社会保险总参保人数达到1303.9万人次,基本实现参保全覆盖,征缴基金163亿元,发放各项社保待遇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近210亿元。其中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分别达到474.61万人、714.3万人和61.5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四连调”。

  城镇人口大幅增加,城乡结构趋向合理。新中国成立初期,衡阳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5.3%。改革开放前,城镇化进程缓慢,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为12.4%。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使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大量的乡村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比重明显上升。1949—2018年,全市总人口增长1.3倍,而城镇人口增长22.6倍。201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53.6%,比新中国成立初期上升48.3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提高了吸纳就业的能力,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市的比重从1949年的3.4%上升到2018年的33.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衡阳城镇居民收入33年增长52倍
正视压力 攻坚克难 坚决打好打赢禁毒攻坚战
“达德杯”杂文征文比赛“开奖”
“千校万岗”助力青春起航
搜索卫生死角,航拍一招搞定
衡阳晚报版面二A02衡阳城镇居民收入33年增长52倍 2019-08-13 2 2019年08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