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再读《离骚》
~~~——再读《离骚》
~~~——再读《离骚》
~~~——再读《离骚》
2019年06月13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楚辞华章 千载恒芳
——再读《离骚》
  文  芳

  端者,始也。午者,五也。

  端午,携着兰芷清芬,带着《离骚》的华彩,和着“楚辞”的苍茫,背负华夏的古老记忆,从时间深处沿着汨罗江,行走了两千多年。那些流淌在神州文化血脉中的故事,那些用文字筑成的坚贞与高洁,那些藏在我们灵魂深处的光明,此刻,又一次在无数的心灵中重现。

  一首《离骚》,别开生面,一改楚地民歌短小精悍,清新淳朴的表现形式,形成独特的篇幅宏大、文辞华美、想象力丰富的诗体风格。文辞韵律跌宕,节奏参差有度,语句深挚忧恻、飘逸绚丽。诗中草木之性自然流动,浩然之心昭彰。

  屈原,他是伟大的爱国者、政治家。“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是卓越的政治家。楚怀王时,他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更是伟大的爱国者,一腔忠贞爱国志,却屡遭排挤诽谤,数次放逐。但荣辱沉浮,不改初心。进退褒谗,决无贰心。他流放至沅湘流域时,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楚国大厦轰然倒塌,一败涂地。汨罗江水碧波缓缓,两岸青山如黛,那个穿长袍的诗人,站在汨罗江畔。五月的汨罗江,风本不该薄凉,可它却冷冷撩起了诗人的衣袖。诗人紧蹙的眉头,望着烟水苍苍,纵身一跃,连同一副坚硬的骨头,交给了汨罗江,还有他脚下的沧海桑田。思我万民,忧我山河,如此慨然而歌,壮而视死,当绝世独立,万古流芳。

  屈原,他是蕙心纨质的高洁志士。“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子以外在的修饰象征内在的修养,一生执着于“廉洁”“纯粹”“耿介”“清白”的道德追求,让后世敬仰他、尊崇他。今天,再读他的《离骚》,不仅仅因为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文学作品,更是因为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之崇高人品。

  他是“中华诗祖”“东方诗魂”,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是楚辞创立者,是谓“辞祖”;又是楚辞的代表作家,是谓“辞圣”。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伟大的作家,从不重复自己,屈原的26首诗作中,没有任何两首作品的风格是相同的:《离骚》至深,《九歌》至美,《九章》至朴,《天问》至奇。尤其是《离骚》以其容量之深广、抒情之深刻、意境之开阔、想象之丰富、构思之奇特、辞藻之绚丽、气魄之宏伟,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它与《诗经》并称“风骚”,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代名词,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湘楚大地,文化源长。楚辞华章,千载恒芳。民族忠魂,万民敬仰。端午,且以节日之名,纪念,缅怀,崇拜,传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首要的是讲好故事
楚辞华章 千载恒芳
科幻视野下的青年写作
“段”章取“议”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楚辞华章 千载恒芳 2019-06-13 2 2019年06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