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讯 员 肖 敏
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所集精神类疾病预防、治疗、康复、教学、科研、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知识培训、心理咨询、社区康复指导、精神疾病托养于一体的精神专科医院。近年来,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中,逐步形成了特有的专科护理文化。
加强管理,优化服务
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由固定的护理人员管理,体现护理服务的连续性、整体性、协调性、个性化护理,强调“我的患者”“我的责任护士”,密切护患关系,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改变护士观念,使“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把患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贴心的护理服务。
开展专业特色护理服务。为患者进行心里测评,根据患者测评结果,结合患者的病情、个体差异,为患者制定持续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教育。对于自闭、抑郁、被害妄想患者,定期开展“信任之旅”“走出阴霾”等团体治疗,建立患者的自信心;对社会功能缺失的患者,开展作业治疗、职业功能训练等训练方式,逐步建立、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对内心压抑、压力无处释放的患者开放压力宣泄室,让患者在宣泄室内尽情发泄,释放内心的压力,舒缓个人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引导患者走向心理健康。
强化内涵,注重细节
为进一步提升优护服务理念,细化优护服务细节,对入院的患者进行生日登记,在患者住院期间生日时,由科室组织科内成员为患者送上生日小蛋糕并集体唱响生日之歌,为患者送去真挚的生日祝福;建立“亲情热线”,定期筛选、安排住院患者给亲人拨打电话,缓解患者住院期间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开展节日送温暖活动,对传统节日如中秋、端午,科室组织对病人送去传统节日礼物,春节期间,组织开展“新春茶话会”,给患者准备一系列丰富的糕点美食,抚慰患者节日的孤独与无助感;为让病区环境整洁、美观、大方,科室根据科内环境,购置正能量彩图、字句并上墙,让患者在住院时感受那一抹暖心;建立“便民服务盒”,根据患者及家属需求,内设针线、纸笔、削皮器等小物品,方便患者需要时取用;悬挂“病友心声本”,患者及家属对科室有任何建议及意见均可在上面书写出来,护士会定期翻看,筛选出患者及家属的合理建议及意见并进行改正,进一步促进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开展特色康复训练。成立工休组织,设立休代会主任、劳动协管员、卫生协管员等职位,设立评选机制,采取竞争上岗,引导病友根据评选机制选出休代会主任、劳动协管员等相关职位人选,让患者协助护士进行病房管理,培养患者的病房主人翁意识、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定期对工休组织成员进行考核,对评选出的优秀公休组织成员给予奖励,提升患者的自豪感和骄傲感。组织康复病友进行康复技能竞赛,通过评、比、选,让患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激发对生活的信心、乐趣,通过一系列的训练,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家庭。
建立人文关怀。为进一步加强对患者及护理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运用及开展了一系列的人文关怀举措。对住院患者,加强对管理人员及护士人文关怀理念的培训,尊重每一位患者的隐私权,在封闭式病房的病房走廊与外间走廊间设立遮挡布帘,开放病区设立窗帘,充分尊重及保护患者的隐私。对护理工作人员,成立人文关怀小组,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有任何因工作导致的伤害或者生病住院等情况,人文关怀小组都会第一时间进行慰问、安抚;设主任访谈日,工作人员上班或者生活上有压力等情绪或需要寻求帮助均可在访谈日来吐露心声,及时舒缓情绪,得到帮助。
精神科护理专科特色护理服务之路仍然需要进步、需要探索,未来的时间里,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也继续秉持着创新、坚持、为患者服务的精神继续前进。
图片说明:组织患者做手工
图片说明:为患者喂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