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5月20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点发声
对“堵机舱门”行为 绝不能纵容
5月15日凌晨,春秋航空从泰国飞往上海的飞机上,因一旅客未赶到登机口,其已登机的同行旅客意图阻止乘务长关闭舱门,导致飞机延迟起飞约半个小时。据了解,涉事的两名乘客系母女关系。当时该名母亲曾向乘务员提出要投诉泰国地面值机人员,误机原因是“女儿因在地面免税店购物错过登机时间”。 1.人已经到了机场,却因为逛免税店而错过登机时间,这种迟到的理由放到成年人身上,原本已经很奇葩了;没想到,同行的妈妈还意图“堵舱门”……一通操作下来,难免备受诟病。与网友、乘客的“群情激愤”相比,涉事航空公司在谴责外,除了当时与母女二人分别达成“减客”“终止行程”的协议,目前并没有后续动作。这应该是衡量其行为危害性之后的判断。 但是,航班或者高铁都有相对缜密、环环相扣的时间表。不按时登机、“堵舱门”导致飞机延迟起飞半小时,有可能会带来重新调度等方面的连锁反应。就此而言,因为一己之私而让公共利益买单,不仅是不得体的行为输出,在舆论对“破坏规则”容忍度越来越低的当下,会受到舆论众口一词的谴责,更有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评论员 其松 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当然,对于这类故意堵舱门的行为,还可以纳入黑名单和征信体系,对个人出行造成影响。 对于这类堵舱门的行为,个人不仅仅会受到舆论的不满,导致自身形象受损。还会因为违规导致出行受限和经济受损失。所以,权衡各种利弊,堵舱门的行为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而这类将个人利益置于公众利益之上的行为,除了极大地损害了公众利益,耗费公共资源以外,还会形成极坏的不良示范性效应。有鉴于此,对于这类行为的提前预防以及相关追惩机制的进一步完善,都应该被提上日程。我们的确唤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但我们可以让他们因为自身的行为而得不偿失。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类似问题再度出现。 ——评论员 刘颂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偷盗自来水受罚理所应当
说道说道
家乡盛开玫瑰花
对“堵机舱门”行为 绝不能纵容
强制秀恩爱是种病态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对“堵机舱门”行为 绝不能纵容 2019-05-20 2 2019年05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