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5月08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雨母山的绿
  曾利华

  我是在“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时候再次造访雨母山的。

  此时,一场春雨刚刚隐退,天空湛蓝,空气清新,雨母山似刚出浴的少女,身披翠绿的衣裳,一尘不染,周身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立在海拔200米的石狮子垅岭下,面对眼前碧波荡漾的林海,我倏地就醉了,我似乎成了万绿丛中的一棵树,变得绿意盈盈,生机勃勃。

  9年前的初夏,我曾随几个同事涉足雨母山。我依稀记得,其时,上山的路,多为羊肠小道,上面铺着厚厚的腐叶,还没有今天这样宽阔的公路和石板小径。然而,有一点与今天是相同的,那便是雨母山上那连绵起伏的林海,那满溢山坡的绿,未因时而变,也未因开发而遭到破坏。

  恍惚间,我想起了绿意簇拥的雨母山镇政府,衡阳市政府原副市长、衡阳市杂文学会负责人蒋勋功先生用“彩色雨母”形象概述了雨母山的人文特色和自然生态:作为宗教文化圣地,是“黄色雨母”;承载着深厚的红色革命记忆,是“红色雨母”;堪称生态美好的城市绿肺,是“绿色雨母”;充满浪漫色彩适合度假休闲甚至花前月下谈情说爱,是衡阳市的“后花园”,谓之“粉色雨母”。

  多彩的雨母,我独喜她的绿。雨母山地处亚热带,属丘陵地形,植被十分丰富,成百上千种植物在雨母山上肆意生长。枝繁叶茂的香樟,挺拔秀丽的翠竹,叶细如针的古松,浓翠欲滴的油茶,无一不绿。更有那许许多多叫不上名的灌木,高达数丈,长势葱茏,在人间四月天伸展着绿色的身姿。徜徉在山中清幽的石板路上,两旁有直耸云天的参天大树,古朴之风携着绿的清香,在山林中穿梭,不时向我的脸撞击而来,让我顿觉心旷神怡,尘世的烦恼,便随风而逝。

  远道来一趟,着实不易,我自是不想错过飞来石。当然,我更想登高,一览众山那连绵的绿。

  沿着蜿蜒盘旋的水泥马路,车在绿色的海洋中向山上疾驰。而我,更像一尾滑入雨母山绿海的游鱼,愈往深处,愈加领略了她的绿意和幽深。

  过雁雨寺,经雨母山庄,再拐几个弯,我终于来到了飞来石下的赤松观。

  赤松观主体建筑由三进院落,五个殿堂组成。观前有一开阔坪地,左右两侧各有两棵葱绿的柏树。据东晋盛弘之所著《荆州记》:“湘东郡有雨母山,山有祠坛。每祈祷无不降泽,以是名之。”《荆州记》中所言祠坛,想必是眼前赤松观的渊源了。

  看着匾额上“赤松观”三个金色的大字,我的思绪飞到远古时代,江南久旱不雨,万物已然焦枯,为济苍生,赤松子在此祈雨,诚心所致,须臾间,甘露从天而降。我又似乎看到了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舜帝南巡亦转道雨母山,前来祭拜祈雨……我想,今天的雨母山,花草树木四季长青,绿意盎然,莫不是此地为祈雨胜地所致?我也顿生感悟,但凡被后人景仰和追崇的历史人物、英雄先烈抑或传说中的古人,无不是胸怀天下、心系苍生的大爱之人。

  穿过赤松观、帝喾祠,沿着雨母山脊背上麻石铺就的小路拾级而上,越过六角双亭,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飞来石。飞来石处于石狮子垅岭最高处,相传石上曾能纳24桌酒席,只可惜,时至今日,因星移斗转,巨石已被岁月无情风化,仅剩一生满青苔爬满蔓藤高达3.9米周长13.8米的石堆。在南侧石壁上,题名为清朝时清泉令江洵所刻的“赤松子坛”四个篆体字,依稀可见。唐代有诗人游雨母山时,曾题律诗一首:“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赤松石不动,浮云易飘摇。”

  飞来石下建有一小小观景台。我小心踏上观景台,倚栏俯瞰。我的目光穿越连绵起伏的群山,望向更远的远方。悲壮的“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烽火硝烟早已消失殆尽,眼前只有一波又一波的绿浪,伴着鸟鸣和松涛,此起彼伏。暮春之中,雨母山是绿的,雨母湖是绿的,就连飘逸在空中大量的负氧离子,也透着绿的气息。此时,被称为城市“绿肺”的雨母山,宛若仙境,美如画卷,众多的游人如我一样,迷醉在雨母山。但我无从知晓,他们当中会有多少人因眼前的盛景和当下和美的生活,深情忆起70多年前雨母山的那场浴血奋战。

  因念及回程的路太远,带着一丝遗憾,我恋恋不舍地下了山。一路上,照旧看到一拨又一拨的行人,不紧不慢地走着。他们脸上洋溢着欢喜的神情,将一串又一串笑声,洒落在绿色的丛林中。此时此刻,我却在思忖:什么时候我才能再次前来雨母山,领略她醉人的绿,打捞她背后深处的历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雨母山的绿
一只旧铁锅的乡愁
一千四百年前的“高铁”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雨母山的绿 2019-05-08 2 2019年05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