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尚书堂培训学校邓若伟根据郦波教授讲座内容整理
~~~尚书堂培训学校邓若伟根据郦波教授讲座内容整理
2019年04月18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郦波教授谈中国家训思想精华
尚书堂培训学校邓若伟根据郦波教授讲座内容整理
  一

  郦波,字云水,号沧溟,学生们喜欢叫他沧溟先生。

  而湖南衡阳县金溪庙,也有一位沧溟先生,他就是欧阳凝祉,他曾经是衡阳莲湖书院的山长。道光四年,欧阳凝祉去好朋友曾麟书家里作客,见到曾麟书的儿子曾子城,虽然才十二三岁,但是对他的诗词文章,非常欣赏,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曾子城,并对曾子城的学业尽心帮助,曾子城参加科举,高中进士,改名曾国藩。

  可以说,最早发现曾国藩才能的不是他的父亲曾麟书,而是他的岳父欧阳凝祉,我们衡阳的沧溟先生。

  曾国藩在衡阳团练湘军,做了两件在郦波看来认为是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苦读船山遗书。曾国藩练湘军,要培养将军将领,练出一支纪律的军队。他提出的方案是练兵就要练子弟兵,所以要有家规、家训、家风,他练兵之余,常常带领手下将领,苦读船山遗书,传下了很多治军纲领和精神。郦波去了一趟船山书院,发现船山书院里头有个水云轩,他字云水,号沧溟,突然发现跟衡阳的关系着实密切。二是曾国藩在衡阳三顾茅庐,拜见郦波最崇拜的晚清第一人彭玉麟。我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也未必,彭玉麟就是一位完人,从素养、精神、气质、能力乃至痴情,都做到了极致。曾国藩对彭玉麟,以师礼待之。彭玉麟为人正直,眼里容不得沙子,他最为著名的是“三不”:不要钱,不要官,不怕死。他曾六次辞官不做,当兵部尚书时就辞了六回。彭玉麟最后一次出仕,再任兵部尚书,是因为中法战争爆发,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冯子材能取得镇南关大捷,离不开彭玉麟坐镇指挥。

  曾国藩的湘军,陆勇远不如其水师,而湘军水师,就是源自彭玉麟一手建立的,之后的长江水师,就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开山鼻祖。追溯源头,雪帅彭玉麟的贡献,绝对是彪炳史册。彭玉麟对衡阳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呢?就是自掏俸禄一万两千两,宁愿住着三间草房子,也把原来老城区的船山书院搬迁到宁静怡人、适合做学问的东洲岛。彭玉麟聘请搞帝王之学的王闿运担任船山书院的山长。

  郦波发现,船山书院出过很多名人。讲这一段历史,一是表达对衡阳这片热土的倾慕,二是可以让大家看到一个规律,即古人不遗余力都要办学校、著书立说,为的是想让后代有读书的机会,因为中国的儒家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人来到这个世上,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论语》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二

  学习能改变一个人。

  曾国藩的家训里头,郦波特别喜欢一句话:人之气质,本由天生,实难改变。气质包含了现在的性格、个性、心理特征、精神,现代遗传学认为,一个人的气质,百分之七十是由遗传基因决定,所以基因特别重要。剩下的百分之三十,没有别的选择,只有靠读书,才能有所改变。

  读书的显性表现,就是孔子说的学习,孔子的家训。孔子的家训,有两条特别重要,出现在《论语》里。

  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有一次,孔子问孔鲤,学诗(诗经)了没有?孔鲤回答说没来得及学。孔子当时说了一句分量很重的话:不学诗,无以言。(下转09版)

  (上接第08版)意思是不学诗,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诗经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系。诗经中十五国风160篇来自社会底层的民间歌谣,大雅小雅105篇是士大夫阶层的代表,颂40篇是国家祭祀大典赞美神和祖先的歌词。从中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金字塔结构。所以诗不光是写人与自然,更有人与社会。那个时代,朝堂之上和正式的聚会,言谈中不引用诗经,就不会被大家认可,不学诗,无以言,并没有夸张的成分。

  后来,孔鲤发奋读诗,然后孔子又有一次遇到他,问他学礼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又说了一句更加了不得的话: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会礼,就不能立足人世间。

  孔子的礼乐教化,常被后人批判。但其实是歪曲了他的本意。孔子说的礼乐教化,宗旨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总结礼乐教化为:礼乐者,人心也。通过学习,回到自我认知。

  这也就是为什么,先贤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培养后代。

  郦波认为,中国家训思想精华,对于父母来说,要负的最大责任,不是把孩子生下来,也不是把孩子养活养大,而是导其向学,让孩子走上学而时习之的道路。

  现在的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比如一款非常流行的网络游戏,曾经三次找过郦波,想请郦波替他们“洗白”,不管开多大价钱,郦波都拒绝了。因为这个游戏,已经让年轻人欲罢不能,不可自拔。

  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虽然有其局限性,但它确实是中国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它的选拔机制,使得像曾国藩这样贫家子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阶级的跨越,保证了社会人才的上下流通。但是在晚清,取消了科举制度,使得整个中国呈现一份颓废的现象。为什么?因为社会底层的人,没有了奋斗的方向!当时有鸦片,鸦片可以让人获得低级的满足,低级的快乐,年轻人沉迷其中,不想继续奋斗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游戏的出现,有的年轻人不愿意奋斗了,打打游戏,便能获得虚拟的满足。比如现在的网络上,好多小孩子,不想上学,因为上学太辛苦,问他们将来做什么,回答出奇一致,当网红,比上班挣钱轻松多了。

  这就是为什么,郦波三次拒绝为那款流行的网络游戏发声的的原因。

  当然,手机游戏到不了鸦片那个地步,但是我们应该防微杜渐,所以“导其向学”是教育孩子的很重要的一个意义。

  孔子、彭玉麟、曾国藩,都在导其向学。

  所以,孔子总结自己的教育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都能在网上查到,我们知道的越来越多,仿佛世界尽在手中掌握,却丢失了自己,丢失了重塑自我的机会。

  因此父母的责任,一是给孩子生命,二是导其向学。

  郦波作为教育者,他始终坚信,每个人都是天才,只是如何去发现而已。 孩子的身体里,有一个无比有价值的人生,做父母的关键,就是帮助孩子释放出来。很多名人,总是回忆父亲或者母亲的一句话,影响了他的人生。

  所以郦波经常讲,最好的父爱母爱,不是给他多少钱多少套房子,这是人世间最悲哀的事情。父母只能陪伴孩子半生,孩子的后半生,要留下父爱母爱,给予孩子支撑生命的东西,并且温暖他的生命。

  三

  中国家训思想精华,古人始终秉持着导其向学,但什么才是导其向学呢?今天中国的孩子们,作业繁重,父母们吃尽了苦头。可在古代,是这样吗?

  颜氏家训有个规矩,孩子七岁之前,父亲走开,让母亲来;八岁之后,父亲要参与。

  在中国古代,母亲跟现在的母亲不一样,多是文盲。孔子三岁时母亲带他回到曲阜;孟母三迁,择邻处;岳飞的母亲只会写几个字。没有文化的母亲,都能教导出这么有学问的孩子,关键在于“导其向学”。

  孔子小时候,跟小伙伴们玩祭天游戏,忽然变天了,其他小朋友一哄而散,只有孔子还在玩,母亲颜氏找到孔子后,并未强制带他回家,而是站在孔子身后默默看着,直到孔子不折不扣的完成。相较于其他小伙伴来说,孔子多淋了一场雨,但是他的母亲一直陪着,那一刻对孔子的影响,是无比巨大的。这就是母爱的温度。

  孟母三迁之后,孟子真的学好了吗?这后面还有个故事,说是孟子成天逃学,孟母知道后,拿起剪刀剪断了布匹,经过这一件事,孟子才真正地痛改前非,发奋读书。这同样是母爱的温度。

  著名的华人神探李昌钰的母亲王淑贞1949年到了台湾,她的丈夫乘坐太平轮,沉没在台湾海峡。他们夫妻,有十三个孩子,最后这些孩子全都获得美国博士学士。王淑贞的教育方法只有两个,一是要求孩子为人向善,二是要有好习惯。

  所以颜氏家训说,孩子七岁之前,让母亲培养孩子的人性的底色,当然,底色一定要是温暖的,一旦太过悲凉,就可能走向人生的阴暗面,比如希特勒。

  八岁之后,到十七八岁,父亲作为家庭教育的主场。要用父亲的深度,让孩子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原先叫仲由,十七岁的时候去找孔子,不是为了拜师,而是听说孔子讲课很好,是去“砸场子”的。跟孔子一番交谈后,他幡然醒悟,被孔子的才学征服了,才拜孔子为师。

  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是最冲动的、最逆反的时候,他们一旦有机会遇到一个理性的先哲,就会比同龄的孩子先走一步,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好比是苏东坡一家,一门三苏,唐宋八大家占了快一半。

  四

  郦波常说,教育最重要的,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指培养孩子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其向上。孩子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他的人生风雨兼程,就可以无所畏惧。两个基本点,一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做事别怕错,行动力很重要;做事要快,别毛糙;专心做,不马虎;边想边做,动脑筋。

  一旦培养好了孩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要学会放手,孩子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家长不要越俎代庖,不要事事都管,这才是中国家训思想的精华。

  中国文化永远都是家国天下,做好每一个自己,就是对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最好的奉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央视嘉宾郦波教授旁征博引讲家训
郦波教授谈中国家训思想精华
衡阳晚报版面八A08郦波教授谈中国家训思想精华 2019-04-18 2 2019年04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