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3月11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凡事不宜“一刀切”
  近日,某网约车平台发起的一项“未成年人能否独自乘坐网约车”调查,引起网友热议。截至日前,超过24万人投了赞成票,占总投票人数的57%。43%的网友约18万人投了反对票,认为未成年人不宜单独乘坐网约车。对此,部分交通和法律专家认为,未成年人是否独立乘车不能一刀切,可以根据年龄划分(比如许可16岁以上未成年人乘车),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人权益。

  1.严谨地说,“未成年人能否独乘网约车”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不管是说能或者不能,都难以站得住脚。众所周知,18岁以下皆是未成年人,若说能的话,叫一个8岁的孩子去独乘网约车,显然叫人无法放心;若说不能的话,一个16岁的孩子去独乘网约车,正常情况下又不会有什么问题。

  更何况,如果“未成年人能否独乘网约车”真的是个问题,照此逻辑,那么“未成年人能否独乘出租车、公交车”无疑也就值得重新审视。当“未成年人能否独乘网约车”这个话题进入公众视野,引起公众广泛的讨论,实际上也有助于家长、政府等责任主体反思自己的角色扮演。毕竟,如果说未成年人独乘网约车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话,这种风险之于成年人一定程度上也是有的。而构建一个安全的乘车环境,是大家的事,家长的监护责任,平台的保障责任,公共部门的监管责任,皆缺一不可。——评论员 刘孙恒

  2.从法律角度说,“一刀切”禁止未成年人独乘网约车,既不合法,也不符合未成年人出行的实际需要。《民法总则》规定,“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换言之,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独乘网约车,只要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那么就无可厚非。    ——评论员   何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警惕“投你所好式”推送
凡事不宜“一刀切”
当狠刹“妖魔化”教师之风
“车厘子自由”依然是“贩卖焦虑”的套路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凡事不宜“一刀切” 2019-03-11 2 2019年03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