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总是一念之差,又开始日赶夜赶,写了一本。回头看看,能把几年的反省、记录、斟酌、思考,整合成一本书,也是值得的。写书最终的意义,是一种存在的流动。这些文字、思考,在出版之后,已经是你的过去时了,但它会成为不同人的现在进行时,或者未来时。文字会与不同阶段、不同时空的人相遇。所以它有一种不死的意味。
——庆山 说
2.我们在创作实践中,就必须即时而自觉地走出以“表现自我”代替表现人民,以肆意恶搞代替崇尚崇高,以杯水风波代替改革大潮,以狭隘感知代替时代生活,以所谓“写真实”代替典型化创作原则,以无谓甚至无聊的故事和浑浑噩噩的人物形象掩蔽思想光彩与消泯英雄本色,走出片面追索票房价值和所谓的销售量、点击量、上座率而不惜淡化和颠覆公众利益与社会效能的怪圈。
要知道,不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也不论是任何内容和任何形式的文艺创作,倘若一旦与积极思想和正义精神相割裂、相悖离,那就无论多么“精彩”的故事和何等具有“魅力”的人物,便都会失去风韵与光彩。因为没有思想性的故事和不具精神力量的人物,其在本质上也就自会失落价值和意义,消泯活力与灵魂。而没有价值和意义的故事、失却活力与灵魂的人物,又何谈什么对读者的教益,对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驱动,乃至实现创作的突破与成功呢?
——艾斐 说